第一章
暴雨拂河而过,水liu高涨而湍急。
闪着青雷的夜色教人心惊,隆隆响声重得敲人耳疼。
路上行人来去匆匆,街dao两旁的铺子没了生意,只得早早歇息。
在这样的夜里,不论何chu1都是冷冷清清,家家huhu的门窗都该jinjin闭合,可有一条街dao,却始终摇曳着随时都有可能熄灭的灯火,甚至依旧笙歌满室、热闹非凡。
此chu1正是容坎关关口所在地“寒城”,过去这里曾是徽国最重要的隘口,与关外三bu族相接连,时常遭到侵攻。
后因徽王御驾亲征,一举收伏三族,寒城从此恢复宁静和平日子,开始渐趋繁荣。
由于与文化风俗皆不同的三族相邻,所以寒城也有许多街dao和地方技艺染上了关外民族的特色,其中最教人惊艳的,便是这条即使在风雨来袭时,依然飘摇着华灯彩带、笑声chu1chu1的东华大街。
至于这东华大街为何总是勾人视线,原因却是再简单不过了。
因为这条街dao上,聚集了来自关内外的许多年轻貌美姑娘,三步一间、五步一房,开设着满街的娼馆,不论人们在何时经过,都会为那鬓影飘香的景象倾醉…
“喜怜姊,不得了啦!门口那对金花彩球快被风给chui掉了!”
脚步声听来匆忙,连番呼喊伴随着jin张音调,一名少女穿过chang廊,直往四座楼房围建出来、摆设山水景致的内院奔去。
这儿是东华大街里最热闹、贵客最多的“不醉不归”,听来明着像酒楼饭馆的名字,却是间风华惑人的花楼。
这不醉不归,拥有许多寒城当地富商的支持,因此来客络绎不绝。
曾有人笑称,能教这容坎关里里外外、不分徽国外族的子民都心平气和同chu1一个屋檐下享乐的,也只有不醉不归办得到。
至于只手撑起这不醉不归,教它在寒城踏稳gen基的,则是不醉不归的当家主子,那少女口中叫唤个不停的“喜怜姊”,也就是这东华大街里最教人意外的年轻鸨母——
莫喜怜。
她正站在内院池边指使着几个打杂下人,叮嘱他们打理这片景致,一听见少女的呼唤声,没等人奔近shen边,她已迳自转shen,往不醉不归正门口的方向赶去。
“去替我叫几个高个儿来扎jin!那对金花彩球可是景安老爷好意相赠,掉了它就像掉了金主,万万不成的!”
掺入些许吃惊的音腔,听来有些童稚,就像她的人,相貌生得不算jiao媚,也不带艳色,若是除去一shen红紫色调的装扮,看来活脱脱是个稚气未脱的大孩子。
这样清秀得近乎稚nen的外貌,藏在骨子里的,却是jing1明的算计和灵活的反应,不论面对什么样无理取闹的客人,莫喜怜总有方法摆平他们。
所以尽管她在一群艳美无双的花娘里看来,一点都不出色、起眼,但她打理花楼的才能,却是教人咋she2。
此刻,即使外tou仍是满街风雨,但莫喜怜却已赶到大门口,甚至叫人抬过凳子、扶住,jiao小的个tou就这么爬了上去,打算把那摇晃不停的彩球牢牢抱住,先平安解下来再找人重绑,免得给风chui跑了后,连找都找不回来。
“喜怜姊,你当心啊!”由于风雨太大,所以门口早就凌luan一地,大伙儿一边忙着整理,一边不时地探tou向莫喜怜关心几句。
“放心!这点小事而已。”莫喜怜不服输地朝他们挥挥手“去去去,忙你们的去,留个人扶凳子就成。”
她说得信心满满,只是这风大雨大的,别说是莫喜怜这小bang子,就连shen强ti壮的大男人都有可能被chui跑了,莫喜怜又如何能在凳上站得稳?
所以当她一伸出双臂去拿金花彩球,那狂风立即chui得她shen子左摇右晃,甚至在旁人来不及上前扶住的情况下,就这么抱着彩球往前跌去。
“喜怜姊!”一旁不约而同地迸出了惊声。
这一跌下去,甭说是她刚取下的金花彩球了,就连脸都有可能跌花呀!
但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在一daodao的劲风再度刮起之际,藏青色的影子已经宛如雷光一般,窜入了纷luan的人群里,在人们来不及识清那daoshen影究竟为何的瞬间,原该跌到充满泥沙、脏污的泥地当中的莫喜怜,已经落入了一名魁梧男子的怀抱之中。
强健的手臂与宽阔的xiong膛,牢牢地接住了莫喜怜的jiao小bangtou,她的nen脸则正好撞进这副给雨打shi一shen衣裳的xiong怀里。
金花彩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