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夏季的大草原,就是连明天的太阳都无缘得见。”
见惠熙的笑容隐起,晴儿的心底隐隐生忧。
“发生什么事了吗?”
“我得离开京城一段时间,也许一个月,也许两个月,也许…再久一点。”
“三爷要去哪里?”
“两江。”
“为什么?”得知他将离去,晴儿的好心情一扫而空,很是落寞。
“那里水患连连,数十万顷良田被淹,几万灾民痛失家园,颠沛流离,无人可依。奸商卖米贵如珍珠,灾民为求生存不惜卖儿鬻女,能吃的全进了肚子,不能吃的一样进了肠腹,观音土填肚、树皮熬汤,全成了维持性命的粮食。”
两江成了人间炼狱,满朝大臣无法可施,大皇子坜熙领了皇命,为治灾日夜苦思操劳,劳出疾病,可为千万百姓,他忍着、撑着,咬牙安顿了所有灾民后,直至病体难支,被地方官一顶大轿送回京城。
父皇遂命他进灾区,接下皇兄未完成的差事。眼下虽未出京,他已先着手研究灾区问题,这一深究,才晓得灾情严重。
“朝廷里没有拨粮赈灾吗?”
“拨了,可是接近岁末,新的税赋未收上来,能拨出去的不过二十万两,又经层层剥削,真正能用到灾民身上的,不过区区几万两银子,皇兄一趟两江行,杀了狗官十数名,可越查越深,真实的情况越骇人,再这么一路杀下去,就没有官员可以办差了,眼前只好先让他们戴罪立功。
“问题是,区区几万两银子能有什么用?别说那么多张嘴要吃饭、那么多伤病患要医治,待灾民返回家乡后,还得重整家园、买耕具,买种子,熬到下一次收割…光想到这个,就让人坐立不安。”
好个忧国忧民的三皇子,晴儿望着他一脸愁容,恨不得多帮他一把。
“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银子?”
“对。”饱学斋能动用的银子全挪用了,可那些银子顶不了太久。
“有没想过抄贪官的家?”
“这招是皇兄第一个想到的,本以为可以搜个几十几万两出来,没想到竟只刨出三万多两。”
“换句话说,最大的蠹虫还没抓到。”
“或许。”
“如果请皇帝下一道圣旨,自首无罪,把官银吐出来,并加倍还给朝廷者,日后被查出涉案的话,不再追究,并保留原官位的话呢?”
惠熙一笑,这是奸商才想得到的事,所以他也想到了,此刻的燃眉之急是缺银子,先把银子给逼出来,解决灾民之苦是第一要件,倘若这些官员罪行重大,此回暂不追究,日后派细作埋伏身边,待下次再犯,重罪处决便是。
于是,他上折子,却被皇上给驳了。
惠熙不知道皇上的用意是因为那只“罪行重大”的蠹虫,摆明与皇后、皇太后一族有关,怕动一发而牵全身,还是担心他的法子会养虎为患,总之,行不通。
“再想想,想个旁人想不出来的好法子。三爷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