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见一队人马出现在店门外。
邱越波身着官服,劲装佩剑,雄赳赳地从门外走入,站到他们桌边,躬身说道:“太子殿下,皇后娘娘知您出宫,极为忧虑,让微臣即刻接殿下回宫。”
他声音不大,却铿锵有力,店里的人都听到了,个个大为震惊,引起一片骚动。
顾芳华叹道:“邱大人要接殿下回宫,就不能含蓄点吗?”
尚仁杰也不满地说:“本宫还没吃这碗米线呢,本宫要吃完了再走!”
邱越波却一本正经地说:“皇后娘娘说了,外面的东西不适合殿下娇弱的身体,万万不能入口,还请殿下即刻移步回宫。”
尚仁杰愁眉苦脸地看着那一大碗米线,眼泪都快流下来了,但自知拗不过母后的旨意,只得含泪和顾芳华道别,跟着邱越波回到队伍之中,在众人簇拥下他上了一辆马车后就迅速走了。
店主还如坠梦中,喃喃自语“太子殿下到我店里吃饭?天啊!这是我祖上积了多大的德啊!”旁边有回过神来的客人笑道:“你明日可以把状元米线改名为太子米线了。”
倒是顾芳华看着眼前这两大碗米线,掂量一下自己的食量,不禁叹道:“唉,大概要很费了。”
忽然,她面前一道黑影罩下,她未抬头,那人己经坐下。
抄起刚才太子丢下的筷子,来人大刺刺地一边吃着那碗米线,一边赞道:“好!扬头浓郁,米线弹牙,真难为你能找到这么好吃的一家店,京城吃货之首的封号你是跑不了了。”
顾芳华瞅着他“我说越波怎么那么容易就找到太子了,原来是太傅大人通风报信又引路,可是你怎么知道太子跟着我呢?”
那吃得毫不客气的不远吃客正是程芷岚,他没有理睬她,而是侧身对店主说:“刚才那位仁兄说得对,店主家的米线以后不要叫状元、榜眼、探花了,不如叫太子、太傅、太医,不是更新鲜有趣?”
她不悦地拿筷子敲打他的碗口“我是问你,你怎么知道太子跟着我呢?”
“吃饭时敲人碗口很不礼貌,你爹没教你做人的规矩?”他用筷子拨开她的筷子。
顾芳华哼笑道:“我爹只说吃饭时不可以把筷子插在米饭上,其他的规矩没教,但我想太傅大人教太子规矩就行了,教不到我头上。你再罗唆,这顿饭钱你出!”
又喝了一口汤,程芷岚才慢悠悠地说道:“太子出宫时,早有人跟着他了。你想太子这千金之躯,怎么可能只有两个宫女跟着?那大内侍卫都是吃闲饭的吗?只不过越波怕太子不肯和他回去,硬拉着我来当说客罢了,所幸太子这么懂事,也没有给他添麻烦,就毋须我出面了。”
原来如此。既得知答案,顾芳华也没有留下未的兴致,便从银袋掏出一小块碎银放在桌上。
店主急忙过未阻拦“顾姑娘,哪里敢再要您的银子,您领着太子来我这小店吃饭,已经是我八辈子积下的德行了,还有太傅大人,也是我想请都请不来的,您快把银子收回去,以后只要您想吃,随时来吃,我绝不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