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的山呼海啸声:
“吾皇万岁万万岁!”
“乾隆老佛爷寿与天齐、福比东海!”
“天兵所向无敌,丑虏灰飞烟灭!”
“兆大将军海大将军纳福!”
…诸如此类口号呼啸震天。一万人的队伍在人胡同里缓缓行进,还要仪容齐整庄严肃穆,足用了两个时辰才算入城。
接下来是阿桂和珅亲接《万寿无疆赋》《立功将士花名册》,颁赐御酒、锦袍、金玉如意,当面宣旨,晋封兆惠一等公爵食双俸,海兰察着封二等公。绕城中主街一周出城校军,演练队列、布阵、奏凯歌。二位钦差大臣为主,驻西安文武衙门陪着观礼,金吾不禁万姓随喜观礼,瞻仰天兵威仪…种种热闹规矩都是礼部的人请纪昀参酌了办理,一天好事无半点差池,西安城差一点没有热闹翻了。
待到晚上宴筵功臣却出了点小毛病。筵席设在巡抚衙门正堂大院内,与筵有功将校是三百多人,加上西安陪筵的官员绅衿有六百余人,月台上下都摆满了桌子,还是显得有点拥挤。钦差大臣和省垣要员的桌子原也在外边摆放,原是取个天地同光上下共乐的意思,筵前各官拜望往来应酬甚多,阿桂的门生故吏部下你来我往赶着过来寒暄问候,和珅在军中没有老部下,便显着有点冷落,心里略有点犯醋味,便命人将首桌席面抬进正堂,下头这群军将们看着,交头接耳的指指点点,心下便有些不然。偏头啐唾沫的不知议论些什么。待到开筵,原预备的就是和珅要有一番训话言语。阿桂讲完乾隆的德意,便轮到和珅登上月台。
“将士们!兄弟们…”和珅一脸矜持,含笑环顾一下众人,亢声喊道“你们辛苦了——”
本来寂静的筵场忽然显得有点古怪:前座的端肃雍穆双手按膝一付军姿静听,后头几个不知哪个角隅里传来一片咳呛声。有人便叫:
“声音太小了——再大点声!”
“请和中堂站高些,个子太矮,瞧不见!”
“听得见,也看得见!和中堂不要听他们胡嘈…”
“…”不知哪里窃窃私语几句,接着又是一阵轰笑。
和珅看看前头,文官武将还有致休的缙绅都是一本正经毫无异样,只有几个偏着头向后瞧的,无奈地咽了一口唾液,站到了凳子上,又重新喊:“兄弟们,将士们,父老们…你们是有功之臣,辛苦了…”还要往下说,下头又有人喊:
“哈!看见了!是个谢顶头哇!”
“你他妈没看清,是头剃得太光了!”
“没有胡子,是张光溜溜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