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接皆当世豪杰,尤与
羡陈贞慧善。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
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
不韦,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
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
,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思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宁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
者谓
这段记述,稍嫌夸张,而大致皆为事实。自此以后,左良玉成为动关安危的大将。而侯恂的仕途亦很得意,崇祯六年五月,调升为尚书。侯方域
京侍父,即在此时。其时年十六,已中了秀才,也娶了亲。第二年,代父草拟屯田奏议,计分官屯、军屯、兵屯、民屯、商屯,腹屯、边屯、垦
、考课、信任等十目,洋洋万言,条畅练达,期于可行。但此时大局已成鼎沸鱼烂之势,民间有“田”字诗,所谓“昔为富之基,今成累字
”有田者宁愿
离
途,乞讨为生,不愿回乡耕
,借以逃避“加派”在这
情况下谈屯垦,无异纸上谈兵。此奏上否不可知,即上亦不能行,可为断言。但以十七岁的少年,能草成这样的大文字,虽说是在侯恂指导之下所完稿,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明末四公
中,侯方域颇留意经济政事,有用世之志。却以生不逢辰,英才无由得展。以小见大,侯方域个人的悲剧,亦正是时代的悲剧。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
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
,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
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母识
羡君,其人有
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
善,奈何以阮公负至
乎?且以公
之世望,安事阮公?公
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侯方域初到金陵在崇祯十一年。南归的原因是在应乡试。第二年方始结识李香君。侯方域《李姬传》:
“而司徒公至,乃面与期,诘旦会辕门,大集诸将,以金三千两送良玉行,赐之卮酒三令,箭一,曰:‘三扈酒者,以三军属将军也!令箭,如吾自行。诸将士勉听左将军命,左将军今日已为副将军,位诸将上。吾拜官疏,夜即发矣!’“良玉既,以首叩辕门墀下曰:‘此行倘不建功,当自刎其
。’已而果连战松山、杏山下;录捷功第一,遂为总兵官。良玉自起谪校至总兵,首尾仅岁余,年三十二。”
到了崇祯九年,东林健者文震孟被排挤罢相以后,温仁羽
已丰,职掌度支的侯恂乃为
仁唆使言官奏劾糜饷,被捕下狱,直到崇祯十四年方始
狱。
当侯恂就事一个月之后,首辅周延儒为温仁所排挤而去官。不过温
仁虽取代为首辅,犹不敢彰明较着与东林、复社为难,所以侯恂亦得安于其位。
侯恂明史无传,他的落职获罪,系狱五年之久,始末如何,侯方域诗文中皆未提及。所谓“糜饷”或非虚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