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诗序》所言,《思文》是“后稷
天”的乐歌。后稷之所以“克
于天”在《生民》序中说得再明白不过:“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
天也。”“后稷
天”的祭祀称为郊,即祭上帝于南郊的祭典。古人祭天(亦即上帝)往往以先王
享,因为人王被视为天
,在
享中便实现了天人之间的沟通,王权乃天授
一步确认,于是原本空泛的祭天便有了巩固政权内容的
落实,而成为
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活动。这
天人沟通的努力,今天看来虽然过于原始、刻板,但在古代,尤其是政治相对清明、经济发展顺利的时期,其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却不可低估。试想,祭祀的程序随着乐歌(这里是《思文》)曲调缓缓
行(据王国维《说周颂》),简短的歌辞一再回环重复,气氛是何等庄严,人们会
觉置
于神奇力量的控制之中,参与盛典的自豪荣幸和肩负上天使命的虔诚在此间密切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