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有兄弟而云然者,忧其为
而将死也。
夏曰:“商闻之矣:盖闻之夫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命禀于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天莫之为而为,非我所能必,但当顺受而已。君
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
何患乎无兄弟也?”既安于命,又当修其在己者。故又言苟能持己以敬而不间断,接人以恭而有节文,则天下之人皆
敬之,如兄弟矣。盖
夏
以宽
之忧,故为是不得已之辞,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胡氏曰:“
夏四海皆兄弟之言,特以广司
之意,意圆而语滞者也,惟圣人则无此病矣。且
夏知此而以哭
丧明,则以蔽于
而昧于理,是以不能践其言尔。”
张问明。
曰:“浸
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
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谮,庄荫反。愬,苏路反。○浸
,如
之浸
滋
,渐渍而不骤也。谮,毁人之行也。肤受,谓肌肤所受,利害切
。如易所谓“剥床以肤,切近灾”者也。愬,愬己之冤也。毁人者渐渍而不骤,则听者不觉其
,而信之
矣。愬冤者急迫而切
,则听者不及致详,而发之暴矣。二者难察而能察之,则可见其心之明,而不蔽于近矣。此亦必因
张之失而告之,故其辞繁而不杀,以致丁宁之意云。杨氏曰:“骤而语之,与利害不切于
者,不行焉,有不待明者能之也。故浸
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然后谓之明,而又谓之远。远则明之至也。书曰:‘视远惟明。’”
贡问政。
曰:“足
。足兵。民信之矣。”言仓廪实而武备修,然后教化行,而民信于我,不离叛也。
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去,上声,下同。言
足而信孚,则无兵而守固矣。
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民无
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程
曰:“孔门弟
善问,直穷到底,如此章者。非
贡不能问,非圣人不能答也。”愚谓以人情而言,则兵
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
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
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称有若者,君臣之辞。用,谓国用。公意盖加赋以足用也。有若对曰:“盍彻乎?”彻,通也,均也。周制: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大率民得其九,公取其一,故谓之彻。鲁自宣公税亩,又逐亩什取其一,则为什而取二矣。故有若请但专行彻法,
公节用以厚民也。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二,即所谓什二也。公以有若不喻其旨,故言此以示加赋之意。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棘成曰:“君
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棘
成,卫大夫。疾时人文胜,故为此言。
贡曰:“惜乎!夫
之说,君
也。驷不及
。言
成之言,乃君
之意。然言
于
,则驷
不能追之,又惜其失言也。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猶犬羊之?。”?,其郭反。?,
去
者也。言文质等耳,不可相无。若必尽去其文而独存其质,则君
小人无以辨矣。夫棘
成矫当时之弊,固失之过;而
贡矫
成之弊,又无本末轻重之差,胥失之矣。
司问君
。
曰:“君
不忧不惧。”向魋作
,
常忧惧。故夫
告之以此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
已乎?”
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夫,音扶。
之再问,犹前章之意,故复告之以此。疚,病也。言由其平日所为无愧于心,故能内省不疚,而自无忧惧,未可遽以为易而忽之也。晁氏曰:“不忧不惧,由乎德全而无疵。故无
而不自得,非实有忧惧而
排遣之也。”
去其病,而终无自以德矣。故其告之如此。盖圣人之言,虽有
下大小之不同,然其切于学者之
,而皆为
德之要,则又初不异也。读者其致思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