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天,我到华藏寺去探访真心法师,看到他的寮房挂着一副对联,是他的老师,一位很有名的长老──茗山老法师赠送他的墨宝,其中有一句:“学海无涯苦作舟”意思是我们要研究的学问,太多太多了,象大海一样的没有边际,不是马马虎虎就可以应付的,必须以“苦”作为宝筏,也就是要下苦功去研究。
要怎么下苦功呢?我们看看古人求学的精神与态度,真是令人钦佩。举个例子说:“头悬梁,锥刺股”,什么意思呢?晚上用功,不停地打瞌睡,古人头上梳着发髻,就用条绳子把它吊在梁上,叫头悬梁,要打瞌睡,头垂下来的时候,绳子一拉着头发,惊醒啦,再继续用功。锥刺股,想睡觉的时候,用锥子在屁股上锥一下,把睡虫赶走了,再努力吧!为什么他们这样下苦功,希望能够求取功名,享受荣华富贵,荣宗耀祖,不这样下苦功求学行吗?
所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你看看,从晚上念书,一直念到三更天,过不久,已经是五更天鸡啼叫了,他还没有睡觉呢,在做什么?他要做一个男儿、大丈夫,拚命地勤读书。不象现在的人,明天早上要考试,今晚才临渴掘井,赶快开夜车。可是,古人经常“十年寒窗苦读”,就是这样下苦功的。
以上所说的是做世间学问,是这样的下苦功。我们做一个佛弟子,要怎样呢?除了念佛参禅,还要充实自己,对佛法,不分宗别派,必须加以研究。尤其是学做菩萨,行菩萨道,更是要“法门无量誓愿学”,所有的法门、学问,什么都要懂,而且要专精,所以说“菩萨当于五明处求”,什么是五明?就是五种专门的学问:
内明:就是我们的本行,做一个出家人,一个佛教徒,对于内典的佛学要研究。
声明:就是语言学。现在这么一个交通发达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要走遍世界,不是不可能的,所以,并不是只讲自己的母语就够了,你能够多懂得一种语言,出门就多一个方便,何况还要用佛法度化外国人?所以,这是很重要的。
医方明:对医学、医药的常识也要了解,以医药来方便摄化众生。
工巧明:建筑工程、世间的一切技术,你懂了,就不是外行,好象广范法师,虽然他是位大法师,好多工程师都比不上他的,你们看,这几年来信愿寺那样伟大的建筑,都是他精心设计的,这就是工巧明。
因明:即是逻辑学,是做学问思辨的方式。弘法必须辩才无碍,因明,是佛教最完美的论理学。
所以,我们要学菩萨,行菩萨道,要度化人家,不是凭着一点学问就足够了,而且需要多方面去研究的。
总而言之,广学博究,对一个现代人,尤其是佛教徒来说,是很需要的,它虽然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但只要我们能够下决心,有恒心去下苦功“有恒为成功之本”,一定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的。
十二、除灭我慢难:除,消除、消灭的意思。慢,就是骄慢,也可以说是骄傲。骄与慢,好象是同胞兄弟一样,不过,在佛学上,两者是有分别的。骄,是自鸣得意,自认为了不得;慢,更进一步,是轻视、看不起别人,认为人家不如他。我们每一个人,有的时候多多少少的都有一种心理,以为自己好,高人一等,瞧不起别人,这就是我慢,以“我”为中心,自高自大,这种心理实在要不得。
再看“我”字是什么意思?依中国文字的结构,是由“手”与“戈”两个字组合起来的,所以,讲到“我”,就是要跟人家打架的。日本人的汉字,把“我”写成“私”,因此,讲到“我”,就是存有私心了,就是要用手拿枪来跟人家斗了,这都是认为我了不起,人家不如我,就是有一个“我”在作怪。要是把“私”“我”的观念打破了,那人类就永远和平,不会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