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到什么程度?
弟子:就像一个微尘、一张纸。
他说像一张纸,一张纸也是粗的。
这个毫有几种解法,有一种将头发叫毫,非常微细,细到头发丝那么细。还有一个是一丝,还有最小的丝,有时候甚至连你眼睛都看不见,比如蜘蛛丝,它要是不拴东西,你都看不着这个丝的存在。还有比这细的,现在发现更细的东西,都用显微镜去放才能发现的。不管从哪个角度,只要发现有一丝、有一毫的东西“失之须臾”马上就失去了,一瞬间就没了。
就像这水似的,这里有个缝,虽然它很微小,当你装不点水它还能存在,当你在上面搁一吨压力,这口子“哗”就开了。有点洞它就漏水了,就像一个高压仓似的,你这里有一点缝隙,马上就漏掉了。而我们的妄想也是这样,修行,如果你差一丝一毫,其实马上就会失去,就很快,很短的时间你就失道了。
所以说,修行中必须控制你的妄想。控制妄想,首先从你的各种行为去控制,特别是淫欲心和妄想的活动。你说“我没有淫欲心”你有其它妄想也是不行的。当你功夫修到一定程度,就像一个圆满的气球似的,你拿个针尖给它扎个洞,它也会把气漏掉的,比那还快!你就连喊带叫都不好使,你攥拳头、你咬牙、你瞪眼睛,说“我不睡觉”你把整个身体都收缩在一起,也控制不了那个漏洞,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你喊谁呀?你喊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或阿弥陀佛,都不好使,喊谁都不好使。
为什么不好使?因为你不是真喊,你是用有求之心去喊的,因为你平时不用功,这个时候去喊也不是真喊,平时你都不按照佛说的去做,这时候你临时抱佛脚,那好使吗?平时得努力去做,你得做老实,淫欲心别起,别起妄想,别和大家去斗气,别和大家有什么想法,别自私,别自利,别老想。你想的东西都是虚妄的,你觉得今天占了便宜,语言上占了便宜,其实是吃亏。
就像苏东坡和佛印在一起,佛印说他像一尊佛,他说佛印像牛粪,他妹妹就说:“因为你心里有牛粪,所以嘴上才说出来牛粪。”这一句话说完,他心里种下一个牛粪,那就是他的漏洞,它已经在心里。你觉得在语言上占了便宜,实际上你心里开了个大口子,将来你修道就从这地方漏下去,还有谤僧的行为,是不是?那还了得?
你觉得你们俩的关系好,你和僧人近了,你近是近,是学法这个近,如果你觉得可以从文化或从哪个角度说僧人,说完就有因果,那就谤僧。别说你们是一个朋友关系,就是父母关系也是不允许的,谁都不允许,谁也不能诽谤三宝的。所以文人有时候嘴不好,就在这块。熊人(欺负人的意思),你现在熊错了,我跟你说,那就坏了!他不知道这里的厉害。就像那个大臣似的,成天伴着君,伴君如伴虎,你跟他打交道也是那样,一句话不谨慎就堕落。
“失之须臾”就很快、很短的时间,须臾就代表时间,一刹那就给漏掉了。我们就是这样,有时候刚修点儿禅定功夫,刚有点境界要现前的时候,还没等到一秒钟“扑哧”一下没了,找也找不着了。我们为什么修不到?就是漏洞太多了,不是我们不修,漏洞太多。
漏洞太多是什么原因?不持戒、不守戒,你不守戒就是漏洞,你往哪跑?你觉得吃三顿饭、两顿饭好,你只要吃了,离道就远了。三顿饭,那是违犯佛制。那吃两顿饭,赵州和尚说“二时用餐是杂用心”那心也是杂的。别说二时用餐,就一顿饭,你贪吃都是不行的,是不是?吃完饭你品品嘴,品品牙缝里那食渣,那也是不行的,那都是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