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之士,养之不可不厚也。故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三军同名异用。若乃逆敌始至,乘
击虚,追败离结,邀前蹑后,断敌粮
,掠其辎重,攻其关津,绝其桥梁,掩其不备,击其未整,攻其懈怠,
其不意,烧其积聚,掠其市里,空其田野,俘其
弟,此十六者,骑之所长也。加以能合能离,能寇能追;百里之期不终日,千里之赴不隔旬;倏而集,忽而散;利则击,否则回;三军既合,阵已成列,击首则应尾,备前则冲后。古之善骑者无阵不摧,此又骑之捷利也。故用骑之
,有八胜、九败。敌人始至,行阵未定,前后不属,车陷其所,骑击其左右,敌人必走。敌人行阵整齐
固,士卒
斗,吾骑翼而勿去,或驰而往,或驰而来,疾驱而风,疾击而电,白昼而昏,数更旗鼓,变易衣服,敌人可克。敌人行阵不固,士卒不斗,薄其前后,猎其左右,翼而敌之,敌人必惧。敌人日暮,
军翼其两傍,疾击其后,或扼其垒门,无令得
,敌人必败。敌人涉险而来,以骑绝其粮
,敌人必饥。地若平易,四面受敌,军骑合而犯之,敌人必
。三军皆走,或翼其两傍,或犄角其前后,敌人可败,其将可擒。吾军暮归,敌来薄我,其行阵勿
,令我骑十而为队、百而为屯,车五而为聚、十而为群,明举旗鼓,诱之大来,抗以
弩,或陷其两傍,或击其前后,敌将必虏。此之谓八胜也。所谓九败者,凡以骑陷敌,而不能破阵,敌人伪退,以车骑反击我后,此骑之败地也。追北逾险,长驱不止,敌伏我两傍,断绝我后,此骑之围地也。能往而不能反,或陷于天井,顿于地
,此骑之死地也。所从
者泥泞,所从去者遥远,彼弱可以击我
,彼寡可以击我众,此骑之没地也。大涧
谷,丛林隐蔽,此骑之竭地也。 左右有
,前有
阜,后有
山,三军战两
之傍,敌居表里,此骑之艰地也。 敌绝我粮
,往而无以返,此骑之困地也。污潴渐泽,
退不便,此骑之患地也。 左有
沟,右有坑阜,
下如平地,望之广易,
退相敌,此骑之陷地也。此九败之地也,明将之所预见,拙将所以陷败,可不戒之哉?孙膑亦曰:骑战之
,以虚实为主,变化为辅也。形为佐,又有十利八害焉。一乘其未定,二掩其不固,三攻其不属(属,接也,谓布阵兵未相接也),四邀其粮
,五绝其关梁,六袭其不虑,七
其战
,八陵其恐情,九撩其未装,十追其奔散,此十利也。八害者:一,敌乘背虚,寇蹑其后;二,越阻追背,为敌所覆;三,往而无以反,
而无以
;四,所从
者隘,所回去者远;五,涧谷所在,地多林木;六,左右
火,前后山阜,土地多污泽,难以
退;八,地多沟坑,众草接茂。此八害者,皆骑士成败之机,将必习,乃可从事焉。 奇兵夫奇兵者,正兵之变也;伏兵者,奇兵之别也。奇非正,则无所恃;正非奇,则不能取胜。故不虞以击,则谓之奇兵;匿形而发,则谓之伏兵,其实则一也。 历观前志,连百万之师,两敌相向,列阵以战,而不用奇者,未有不败亡也,故兵不奇则不胜。凡阵者,所以为兵
之计而制胜者,常在奇也。韩信破赵,奇而有正也;符
败于晋,正而无奇也。项籍善用兵者也,乌江所存,惟二十八骑,犹分奇正,况其众多者乎?兵法曰:凡布大阵,常以十分之三为奇、伏。设有万人,则一千五百为两奇,一千五百为两伏。奇兵如手,伏兵如足,正阵如
,三者令为一
,迭相救援,战则互为
退,循环而无已。故兵法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
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此言奇亦为正,正亦为奇,
则合而为正,
则散而为奇,乘敌之不意以击之之谓也。 至其
诡
,驰骋诈力,则势有万变。故兵法曰: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
而取之,实而备之,
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饱而饥之,安而动之,攻其所不备,
其所不意。此兵法之所以为神也。所谓能而示之不能者,贼兵羸师,以诱汉祖围于白登是也。所谓用而示之不用者,李牧
兵云中,大败林胡是也。所谓远而示之近者,韩信陈船临晋而度夏
是也。所谓近而示之远者,晋侯伐虢,假
于虞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