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至代州一百六十里。今之太原府忻州是也。 关一: 石岭关,太平兴国中筑,在州南三十里,山势回抱,号为险阻。其路可行单车,旧有关城控扼。庆历中,关南削山为城,即烽火山,南正控山,西连天涧,地势险
,可遏北虏南牧。山东面沟涧四百馀步,开置方田。 寨叁: 云内寨,有井泉河
,太平兴国中筑云内谷
,西至徒合寨,东至兴州六十里,北至契丹界。 徒合寨,取河
三里,东至忻州七十里,北至契丹界。 忻
寨,有泉
,太平兴国中筑城。北唐林县,居西山之
,最为险要。南至忻州五十里,寨西即金山岭四卢川,东西至宽平十七里,胡骑
寇之路。
三受降城路,自州北九十里
朔州西界,又三十里至朔州,又三百四十里至单于都护府,号振武军,又西百二十里至东受降城,又西二百里安北都护府,至中受降城(在黄河北拂云堆上),又西二百里至天德军,又西二百里至西受降城,又西三百里至?鹈泉。 宁化军,本岚州地,伪汉刘崇置军,控西北,至契丹界。宋太平兴国中,改今名。
安庆历蕃兵二百人,
二百疋。东至徒合寨九十里,西至契丹朔州雪山分界五十里,南至宪州界六十里,北至契丹朔州横岭界六十里,西北至朔州一百里,东北至代州
武寨一百里,西南至岢岚军界锹贴岭四十里。 寨二: 窟谷寨城,居大川之
,在军城东南,西至大山军。 细腰寨,在军城西,北至故长城下。 石州昌化郡,汉西河郡地,后周为石州,今因河为
岚、石、隰三州。西北至黄河,缘河置城戍关,渡河外
麟州路,捍夏国界。景德中,置石、隰路兵
署,令合三州为一路,置都巡检使以下兵官,以石州为治所。本路置州兵及遣戍外,又领蕃捉生一千六百二人。东至汾州一百六十里,西至绥州一百九十里,又九十里至定胡县,至孟门关渡黄河二十五里,即绥州延福驿。又八十里至绥州界分,南至隰州二百五十里,北至岚州二百三十里,东北至并州三百九十里,即今之太原府永宁州是也。 县一: 平夷县,县地形险固,庆历中再加修筑,为重复守御之地。 寨一: 克胡寨,寨城西济河即绥州界,南至保德军天浑津界二十八里,置铺十二;北至保德军
狼寨四十八里,置铺二十三。 隰州大宁郡,汉河东郡地,唐建州。北控大河,东至汾州界一百六十里,西至延州界一百三十里,南至慈川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绥州三百五十里。即今之平
府隰州是也。 关一: 永和关,汉狐讠聂县,后周临河郡也。控索陀谷
,关之西七里济河即绥州界定仙岭路,上津十五里置二铺,下津十五里置三铺。 铁茄岭路,自伏落津济河,西
铁茄平,过古绥州,沿无定河川行,
银州。 北
夏州,西
盐州。济黄河,即银州界。西北
夏州、盐州,地形平坦。淳化中,李继隆
军
夏州,至
中五路
师,王超领兵过河,至乌白池,即此路。 岚州楼烦郡,汉汾
郡地,后魏置岚州,以境内岢岚山为名。东至宪州四十里,西至合河津二百三十里,南至石州二百三十里,北至岢岚界四十里,至契丹朔州共三百里,东北至宁化军界四十里,至代州共三百里,西南至石州界六十里,西北至岢岚界五十里,以鹿鸣峡为界,至契丹胜州共一百八十里。兼领三
族千人,
叁百疋。今为太原府岚县。 津一: 合河津,以蔚汾
西与黄河合,因以为名,寨城当一川之
,北渡河至麟州百二十里。
《皇华四达记》:合河津关至麟州,以黄河分界,即唐时张说
师之路。一说过河三十五里至瓦狼,又三十里至栏竿,又五十里
麟州。路甚平易。 岢岚军,治岚谷县,在岚州北百里。隋大业中置岢岚镇,捍草城川贼路。唐长寿中,李迥秀奏置军,寻废。宋太平兴国中再建军,仍别屯禁军,援河外麟府一路。西南至岚州一百七十里,东北至契丹朔州百六十里,至韩光岭界五十里,又东至契丹朔州雪山界六十里,自分界至朔州各百里,西至岚州合河县百七十里。 今为太原府岢岚州。 川谷城堡五: 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