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踌躇间,忽报苏御史来拜。白公忙来相见。苏御史揖也不作完就说
:“有这等事,老杨竟不成人!为前日婚事不成,竟瞒着我将年兄名字暗暗揭上堂去!今早命下我方晓得。小弟随即寻他去讲,他只躲了不见。小弟没法,方才只得约了几个同寅去见王相公,备说他求亲年兄不肯故起此衅的缘故。王相公听了,也觉不平,他说
:‘但是命下了,不可挽回。除非是年兄
一纸病揭,待
衙门再公举一人,方好于中婉转’。故此小弟来见年兄。当速图之,不可缓了。”
小:“孩儿既蒙舅舅应
白公送了苏御史门,即
内衙,将前事与红玉小
说知。小
听了吓得面如土
,不觉扑籁簌泪如雨下,连连顿足说
:“此事怎了,此事怎了?倒是孩儿害了爹爹。儿闻
外沙漠之地,寒冷异常,况当此隆冬,霜雪载
,虽壮年之人亦难轻往,何况爹爹若大年纪,如何去得?这明明是杨家老畜牲因孩儿姻事不成,故把爹爹陷害。爹爹何不上一疏?将此事细细奏知,就告病弃官,或者圣明怜念,也不见得。”白公
:“方才苏方回也是你一般意思。已替你在阁中说明,叫我
揭告病,他好替我挽回。但我想,此事关我一生名节,我若告病,知
的说是杨廷诏害我,不知
的只
我临难退缩了。我想我为王振
权挂冠林下,谁不钦敬?故有今日之起。今日即来
官,当此国步艰危,
使乏人,若再三推却,便是虎
蛇尾两截人了,岂不成千古之笑柄,如何使得?”
何期使命加日,不避艰难一老臣。
白公:“
年兄盛意。但此事虽是老杨陷我,然圣旨既下,即是朝廷之事,为
者岂可推托?若以病辞,不独得教名数,亦为老杨所笑也。”苏御史
:“年兄之论团正,但只是年见迟暮之年,当此严冷之际,
外驱驰,良不容易。”白公
:“上皇且陷穷虏,何况
臣敢惜劳苦?”苏御史惨然叹息
:“年兄忠义之心可质鬼神矣。不独老杨禽兽作千古罪人,即弟辈以小人之心推测君
,亦应抱愧。然良友犯难远行,而弟辈倦俄之衷终不能释然,奈何,奈何!”
饮只宜为酒客,喜
尽
是诗人。
可知,红玉一弱女如何可以独住?况杨家老贼既已与我为难,我去之后,必然另生风波,了茫不谨必遭他毒手。”
白公:“总是向日《赏
》一首诗引起的祸
。小弟此去到也不打
,方才与小女商议,只是她一幼女无人可托,心下甚是不安。”吴翰林
:“弟所虑者,只怕边
风霜,惮于前往。姊丈既慨然而行,不以为虑,此正吾辈一生立名节之
。至于甥女之托,有小弟在此,怕他怎的?吾兄只
放心前去,小弟可以一力担当。”白公闻言大喜
:“适才与小女商议,小女之意亦是如此。但弟思老杨好恶异常,弟行之后必要别生事端。弟
托于仁兄,恐怕遗累,不好启齿,既吾兄有此
谊,弟可安心而往矣。”吴翰林
:“老杨虽好恶,一大臣之女,况有小弟在此,安敢无礼!”
小掩泪
:“爹爹所言,俱是为臣大义,非儿女所知。只是此一去,
北寒苦,暮年难堪。且闻逆
狼
野心,倚
恃暴,素轻中国,上皇且不知生死,况一介使臣乎?爹爹
虎
。岂无不测之虑?”白公
:“也先虏名虽是夷虏,尚知礼义。近闻我中国有主,每每有悔祸之心,况上皇在彼屡现灵异,不能加害。昨日北使来要讲和,似是真情。我为使臣往答,亦彼此常礼,决不至于加害。但只是我行之后,汝一孤弱之女,岂可独
于此?况杨家老贼其心不死,必来罗致,叫我如何放得心下?”小
:“爹爹一大臣奉王命
使,家眷封锁在此,彼虽
狡,亦无可奈何。”白公
:“
人之心如鬼如蜮,岂可以平常意度?若居于此,纵然无事,未免
我心曲,莫若先送你回去;若虑路远,一时去不及,或者暂寄居山东卢姑娘
,我方放心前往。”小
:“回去与寄居固好,但二
皆
路遥远,非一蹴可到。杨贼为人
险,探知孩儿南回,无非婢仆相随,或于途中生变,反为不
。即使平安到家,去爹爹愈远,哪得消息,叫孩儿如何放心?依孩儿想起来,莫若将此宅仍旧封锁,只说家眷在内,却将孩儿悄悄寄居舅舅寓
,如此可保无虞,孩儿且可时常打探爹爹消息。”白公
:“此算甚好!”正
打发人去接吴翰林来商议,恰好吴翰林闻知此信,特来探望。白公就叫
内衙相见,叫红玉小
也过来见了。吴翰林
:“我这两日给假在家,此事竟不知
。方才中书科会写敕书,我才晓得。到把我吃了一惊,有这样事!老杨何一险至此!”
白公亦惨然:“年兄骨
之
,弟非草木,岂不知
?然此
既在名教中,平生所学何事敢不以孤忠自矢?当颠沛而只以死生恩怨为心,则与老杨何异。”苏御史
:“年兄
怀烈忠,弟辈不及多矣。然天相吉人,自当乘危而安。但弟辈局量偏浅,不能与此等小人为伍;况长安险地,年兄行后,小弟决要讨一差离此矣。”白公
:“讨得一差,
若在此。”说罢就要邀苏御史书房去坐,苏御史不肯,
:“此何时,尚可闲坐耶?”遂起
辞去。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