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玉娇梨 > 第05回穷秀才辞婚富贵女(2/4)

第05回穷秀才辞婚富贵女(2/4)

到第三日,白公决意要行,遂领了红玉小,谢了吴翰林,竟回锦石村去。吴翰林亦打京。不题。正是:

卿。又一本翰林院乏人事:目今经筵举行,兼乡会在迩,乞召在告诸臣吴-等朝候用。俱奉圣旨准行。李学院见吴翰林起升朝,又见白玄是他亲眷,正在兴时节,便顾不得苏友白,随即行一面牌到学中来,上写

说向世人都不解,不言惟有玉人知。

牌行到学中,满学秀才闻知此事,俱纷纷扬扬,当一段新闻传讲。有笑苏友白呆的,也有羡苏友白的。又有一班与苏友白相好的愤愤不平:“婚姻事要人情愿,那有为辞了乡宦亲事,便可黜退秀才的理?”便要动一张公呈到宗师去讲。倒是苏友白再三拦阻:“只为考了一个案首,惹这场事来。今日去了这巾,得耳清净,岂不快活!诸兄万万不消介意。”众人见苏友白如此,只得罢了。正是:

吴翰林:“赖有此耳。但不知后来老杨可曾相会?”白公笑:“有这样无气骨之人!小弟一回京时,即来再三谢罪。后因旨意说他荐举有功,升了光禄,愈加亲厚,请了又请。小弟京时,公饯了又私饯。小弟见他如此,到不好形之颜,只得照旧饮,惟以不言愧之而已。”吴翰林笑:“只不言愧之,胜于挞辱多矣。”

却说苏友白自从黜退了秀才,每日在家只是饮酒赋诗,寻问柳。虽不以功名贫贱动心,每遇着好景关情,自恨不能觅一佳偶,往往独自伤,

下苏友白不题。却说吴翰林见黜退了苏友白前程,虽了一时之气,然心下也有三分不过意,还要过几日仍旧替他挽回。只因闻了白公荣归之信与自家钦召还朝之报,与无说知,大家喜,便将苏友白之事忘怀了。吴翰林奉诏即当京,因要会白公还无,只得在家等候,一面差人迎接。

琉璃碎,翻成画锦衣。

三分气骨七分痴,酿就才人一思。

吴翰林因说:“前日还有一件好笑的事,未曾对吾兄说。”白公:“甚么事?”吴翰林:“前日小弟因在灵谷寺看梅,遇见一少年秀才,叫苏友白,人聪俊,诗思清新,甚觉可人。随着人访问,恰恰李学台又考他作案首。小弟意将甥女许他,因遣媒井友人再三去说。不知何故,他反抵死不允。小弟无法,只得写书与李学台,要他周旋。李学台随谕学官传语苏生,叫他成说此事,谁想那狂生执意不从。后来李学台无以复弟,因把他前程黜退,他也竟自不悔。你有这等好笑的事吗?”白公惊讶:“有这等事?此生不独才貌,其躁行愈可敬矣。士各有志,不必相。吾兄明日见李学台,还该替他复了前程才是。”吴翰林:“这也是一时之气,他的前程,自然要与他复。”二人说些时务,又过了一日。

吴翰林:“吾兄历此一番风霜,劳苦回所不免,然成此大功,可谓完名全节矣。但小弟奉钦命京,未免又打此网,却是奈何。”白公:“吾兄翰苑可以养,又兼乡试在迩,早晚奉差,何足虑也。”

提学察院李,访得生员苏友白素狂妄,恃才倚气,凌傲乡绅,不堪作养。本当拿究,姑念少年仰学,即时除名,不许赴考。特示。

此时白公实受了工侍郎之职,奉旨驰驿还乡,一路上好不兴。不月余到了金陵,竟到吴翰林家来。吴翰林接着,不胜喜。白公向吴翰林致谢,吴翰林向白公称贺。二人拜过,即邀后堂。随即唤无来拜见父亲,大家喜无尽。

二人饮了半日方住。吴翰林就留白公宿了。到次日,白公就要起,说:“小弟告病回家,不敢在府久停,恐生议论。”吴翰林:“虽然如此,就暂留两三日也不妨,况此别又不知后会何日。”白公:“既如此,只好再留一日,明日准要行了。”

前程暗如漆,谁识是耶非?

此时吴翰林已备下酒席,就一面把盏与白公洗尘,二人对酌。吴翰林因问使之事,白公叹一气,:“朝廷之事,万不可为。前日小弟奉命是迎请上皇,而敕书上单言候问,并送,绝无一字及于迎请。上皇闻知,为不乐。也先见了甚加诘问,叫小弟无以措词。只得说迎请自是本朝之意,然不知贵国允否,故不敢见之敕书,只面谕使臣恳求太师耳。也先方回嗔作喜,允了和议,说:‘虽是面谕,然敕书既不迎请,我如何好送还?若竟自送还,也使中国看轻了。须另着人来,我再无改移。’弟辈昨日复命,朝议不得已,只得又遣杨善去了。”吴翰林:“不知也先许诺送还果是实意否?”白公:“以弟看来,自是实意。杨善此去,上皇决定还朝。但恐上皇回来,朝廷常有许多不妥,故小弟忙忙告病回来,以避是非。非敢自,然事势至此,决非一人所能挽回也。”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