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冷寂的上阳东宫。
玄宗一觉醒来,已经日上三竿,身边不见了梅妃,一问才知是小太监把她送走了,一股无名的怨气猛然迸发出来,怒气冲冲地命人将小太监推出斩首。可怜这个尚未成年的小太监,在杨贵妃与梅妃的爱情争夺战中,莫名其妙地成了牺牲品。
也许有人会说:“杨贵妃赌气回了娘家,正好把机会留给了梅妃,她可以借机重振旗鼓,把唐玄宗的心又拉回自己身边啊!”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一来是自从杨玉环进宫后,杨家姊妹纷纷得宠,杨玉环虽然暂时离开,另外三个姊妹还是会把唐玄宗紧紧抓住的;二来是这些年唐玄宗的感情重心,已转到杨贵妃身上,并不是能说变就变的;三是梅妃天生们雅贞静的性格,在爱情上不善于主动进攻,因此也就一任良机在眼前溜走了。
梅妃独居上阳东宫,整日无精打彩,郁郁寡欢。这天黄昏,忽闻岭南有驿使到来,梅妃猛然精神一振,以为是象往日上一样,岭南刺史万里迢迢呈献梅树。但久久不见有人来上阳东宫禀告,经打听才知,是呈献荔枝给杨贵妃享用的,因杨贵妃嗜食荔枝,所以岭南派人以竹筒盛着新摘的荔枝,快马飞骑火速送到长安。昨日送梅今送荔,前思后想,怎不叫梅妃黯然神伤,身世浮沉,方知人情冷暖,今非昔比,梅妃不由得泪满衣襟。杨贵妃回娘家不久,唐玄宗不堪思今,派特使把她接回宫中,这次送来的荔枝,也是特地为给她消气的。
冬尽春回,翠率楼上一片花团锦簇,唐玄宗正在这里召见远道前来进贡的扶桑国使者。贡品中有许多晶莹绚丽的珊瑚与珍珠,看得唐玄宗眼花镜乱,这时忽然想到了梅妃,又已是许久不曾顾及她了,于是命左右密封一斛珍珠赐给梅妃,是旧情难忘,也是一种怜悯和补偿的心意。梅妃此时已是心冷至极,突然见到赐品,委屈与怨恨同时涌上心头,连同涌上的还有她清高孤傲的品性,竟然冒着忤旨之险,断然拒绝接受赐品,把珍珠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同时附上诗一首:
柳叶蛾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玄宗见诗怅然不乐,杨贵妃在一旁则添油加醋,说了许多风凉话。玄宗对此百般感慨,觉得诗意幽怨,情意颇深,于是让梨园子弟谱上乐曲,在宫中演唱,名叫“一斛珠”后世的“一斛珠”曲牌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春去秋来,梅妃在上阳东宫已经度过了十年寂寞岁月,常常对花临月,悲叹流光易逝、青春不再,她不知道玄宗的心目中,是否还有她梅妃的一丝影迹。一天,她特地把高力士找来寻问,高力士劝慰道:“皇帝绝对忘不了梅妃,只是碍着贵妃娘娘的面,无可奈何罢了!”既然皇帝旧情不忘,于是梅妃心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慎重地对高力士说:“我听说汉代陈皇后遭冷落后,幽居在长门宫,曾以千金买通司马相如,为她作了‘长门赋’献给汉武帝,武帝见赋动情,陈皇后因而又重受恩宠。今天难道就没有象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子吗?我也不惜千金,请您为我找一位这样的才子,作赋以感动皇上可以吗?”
在这场爱情的争夺战中,杨贵妃那一方是人多势众,风头正盛;而梅妃这边则人单势薄,眼看已败下阵来。俗话说:“树倒猢狲散”虽然梅妃是高力士一手选拨出来的,但在梅妃失势的时候,他也不愿再站在梅妃一边而得罪贵妃娘娘。碍着情面,高力士不便拒绝,因而顺水推舟地说:“一时之间,没有合适的人选,娘娘文才绝世,远胜汉代陈皇后,为何不自作一赋献给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