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邑不明白黄长卿对名重一时的贾生,何以这样提起名字都讨厌?唐安却是了解的。二十几岁便为皇帝征聘为博士,因为年经太轻,被称为“贾生”的洛贾谊,曾向皇帝
言,力主裁抑藩国的势力,特别是对像齐国这
有七十余城的大藩,更要削其封地。他的办法是推恩分封诸王
。总有一天齐国会化整为零,由大变小。所以
为齐国贵戚的黄长卿,对于贾谊会这样
恶痛绝。
“这也是去年的事。”宋建不胜赞叹地“光是去年一年,皇帝的许多德政,就叫人终生不尽。”
“我想起有个消息,或者于令师大有关系。”宋建看了看左右,低声又说:“我在长安,曾听说皇帝要召虚侯
朝。大概就在最近,可下诏令。”
置酒下拜:“就如此,便已大德,非言可喻,敬借主人的旨酒,祝公长寿!”
“皇帝务便民,只是官吏奉诏不谨,有些是玩忽功令,有些是私心自用。此为国之大患!”
“或者是皇帝仁慈,总希望官吏自己醒悟,不肯轻加刑诛的缘故。”
宋建虽也是齐王的内亲,但为人十分豁达,所以他的想法与黄长卿不一样。这时只觉得被人打断了兴致,脸上讪讪地有些不对劲。唐安见机,便即大声说:“讲黄老之术也好,兴先王之
也好,总之,皇帝一再下诏,奖励孝梯,特重农桑,这是人生的大本,奉诏力行,决无差错。”
举座都以宋建见解为然,反倒是他本人,又有异议。他说他在长安,曾与许多学者往来,对于治国安天下的理,颇有不同的看法。如今的
是好黄老之术,主张无为而治,以免扰民,安
的窦皇后,就是
信这个主张的。但也有些学者,认为开国之初,正在大
之后,而且人民苦于秦法繁苛,所以留侯张良、曲逆侯陈场他们提倡黄老之术,清净无为,与民休息,自然不错。只是数十年下来,天下太平,就应该更有一番积极的作为,而
本上的作法,是要读诗书,兴礼乐,复兴先王之
,就像贾谊《陈政事疏》中所说的那样。
“英明天,怎会不知
?”于是黄长卿朗朗念着去年所颁的一通诏书:“‘吾诏书数下,岁劝民
树,而功未兴,是奉吾诏不勤,面劝民不明也。’”
“唉!”黄长卿突然把宋建正讲得起劲的话拦住了:“这已死的贾生,不提也罢!”
席散客辞,唐安和宋邑拜辞了主人,又特地向宋建郑重致谢。已经门,将要上车,突然听得宋建在后追了喊
:“两公留步,两公留步!”
说罢,饮了酒,将酒爵向前一倾,内中涓清无余,这是所谓“举白”为敬酒最恭敬的礼节。宋建虽为贵人,并不倔傲,所以唐安替他斟酒时,也避席伏
,尽礼答报。
唐安和宋邑都站住了脚,静听他有何话说。
对于黄长卿的慨,宋邑完全同意,他的心最
,想法比较单纯,所以不解地问
:“这些奉诏不谨的情形,难
皇帝就不知
吗?”
正事算是谈完了,大家都还要听听京城的新闻。宋建本来健谈,在长安半年的勾留,见闻亦复不少,随便扯上一个话题,就滔滔不绝了。但不是豪门秘辛,或者里巷琐闻,谈来谈去,总是归结到颂扬圣德。有些是煌煌诏令,颁行天下,无不知
的,譬如大赦,减税之类;有些却是皇帝的“家务”只有天
脚下的人,才能略得传闻,譬如惠帝后
,曾经为吕太后娘家
弟所秽
的许多
人,当今皇帝都把他们放
来,叫亲属领了回去另行婚嫁。
转过来,唐安又为主人行酒,其次再到宋邑。一巡酒毕,回到席上,他重拾话题,向宋建提
请求:“
虚侯亦如建公,
护家师,允承等朝廷诏书到了,若有任何
置,一力担当。但断狱免罪,总得有个依据,那时如果行文到齐国来查询案情,还求建公从中斡旋。”
亏得他这样一调停,席间的气氛,才又恢复洽
闹。酒到半酣,宋建
剑起舞。然后黄长卿也唤
几名
妆艳抹的家
,以更番的清歌妙舞,劝客
酒,直到薄暮方罢,除却量大如海的宋建以外,都已颇有醉意了。
这一说把他们俩
“是啊!”宋邑接着他的话说“去年取消‘关传’,普天下自由往来,真是亘古未有的盛事。两度往来虚,说走就走,痛快极了。倘照从前,
境过关,先要领‘关传’,手继繁琐,一两个月不得到手。若有什么急要之事,就给耽误完了。”
他们这一番回答,宋邑听在耳中,才知自己问得多余。宋建说“帮不上忙”其实帮的忙还真不小。
“这何消说得?我自然会托太傅,轻描淡写,糊答复,好让
虚侯替令师开脱。”
“既如此,官吏又何敢疏忽?”
因此,为了表达敬意,宋邑也离席自宋建开始,行了一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