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经此一战,宋军的声威大振;全师雄已无斗志,在王全斌。王仁赡渡江分dao夹击之下,往北败退至guan口,不久又沿沱江、向东潜行;走到金堂地方,箭伤引起外感,一病而亡。
全师雄的噩耗在王全斌看是喜讯。“大势算是定了!”他在吕余庆所设的宴会上,忧喜jiao并地说:“我惭愧得很,有过无功!只是能有今天这个结果,在我私人,不能不感谢刘副帅和曹都监。”
“是的。”王仁赡也心悦诚服地:“新繁一仗,是扭转战局之转机。都帅,我们都该向刘、曹二公致意。”
“不敢当!”刘光乂摇手答dao:“既为袍泽,荣辱相共…”
“不然!”王全斌打断他的话说:“班师回京,论功行赏,两公一定加官晋爵!”
这只是说了半句,还有未曾说出来的半句是,此外治罪的,包括他自己在内,大有人在。喻得其意,崔彦进和王仁赡等人都上了心事,停杯黯然,顿时把一场庆功的宴会,搞得清冷寂寞了。
于是作主人的吕余庆,安wei着说:“官家宽厚,必念诸公之功,不咎既往。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何必戚戚?”
“唉!”王全斌叹口气对刘光乂说:“古来将帅,多不能保全功名;西蜀既平,任务已了,我想告病回乡,把帅印jiao了给你。”
“都帅!”刘光乂提醒他说:“全师雄虽死,零星的luan党还很多;非奉诏旨,不可轻去。你把帅印jiao给我,我可不敢接。”
王全斌又叹口气,不知何以为计?吕余庆是旁观者清;觉得他这个打算,倒不失为避罪免辱之dao。只是不便表示赞成;能帮他忙的,只有极力表杨他们平luan的功劳,希望功过能够相抵,勉求无事。
为此,他亲自动笔上奏,捷报全师雄已死,叛luan必可平眼,加意称羡王全斌等人亲冒矢石的破敌之功;但是他也不肯抹煞刘光乂和曹彬的贡献,建议予以上赏,作为激劝。
这dao奏疏写得很札实,但说王全斌好话的,仅此一奏,而告他与崔彦进、王仁赡等人在蜀夺民家子女王帛,纵容bu下,败坏纪律的文书,都已在都堂积有数寸之厚。皇帝自然也知dao这些情形,发怒已不止一次,都由于皇弟光义、宰相赵普,以及枢密使李崇矩一再劝解,说蜀luan未平,仍须大军效命,暂时不宜chu1罚将帅,以免影响士气。所以一直隐忍着。现在接到吕余庆的奏报,皇帝觉得是到了该有所行动的时候了。
“贼首伏诛,luan党星散,秦凤、归州两路军队,叫他们班师吧!”
对于皇帝的指示,赵普觉得遵行无碍;因为残局有康延泽和丁德裕收拾。不过有一件事,他觉得shen居相位,不能不说。
“臣等遵旨。”他说:“须请旨者,召还平蜀将帅及士兵,陛下如何酬庸有功?请赐示下,以便准备。”
“士兵们远dao跋涉,奋勇效命,自然要多给恩饷。至于将帅,哼!”皇帝又似冷笑,又似苦笑:“还要我来酬庸吗?”
赵普的意思,其实是探问如何治罪;此时听得皇帝的语气,便dao破本意:“专阃大将,凯旋归来,纵有过失,似不宜jiao付法司;否则,shen恐有伤朝廷ti制。”
“有罪治罪,何以见得有伤ti制?”皇帝摇摇tou:“你这话没有说对。”
赵普不便再作争辩,只眼瞟着光义,希望他能够有所谏劝。
光义的看法与赵普相同,大将班师回京,军民jiao贺,那“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还”的兴旺气象,宜乎珍视。如果下旨jiao付法司治罪,必致引起许多揣测,以致民心动dang,亦非国家之福。只是赵普既然碰了钉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