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无敌八千兵,向化从行军令明。
匡胤别了妻房,又往堂上重辞父母。见了匡义,一手执住,叫声:“兄弟,为兄此去,兵上潼关,凶多吉少,倘然丧
行周之手,只愁父母年
,仗你孝养。嫂嫂年轻,叫他嫁人,免得终
不了。”匡义听言,满
泪,叫
:“哥哥放心前去,但愿逢凶化吉,改祸成祥。”说罢,送
大门。
更有多财绝裔者,选能主事合公平。
松柏秀参天,涧溪逝连。
匡胤泪辞别过了,举步到后房,来别妻
。那贺金蝉听得丈夫
兵远去,心下十分忧愁,正见匡胤
来,连忙接至房中,见礼坐下。金蝉
:“丈夫,闻知朝廷赦了罪名,又要提兵远
,使妾不胜惊恐。此去但愿神明相佑,早早奏凯回兵,妾愿
礼三光,酬恩家庙。”匡胤
:“贤妻不须多虑。卑人
来,因有一事相嘱:那堂上双亲年老,早晚侍奉,全仗贤妻勤劳照应。”贺金蝉
:“此乃贱妾分内之事,不必叮嘱。”说罢,夫妻同
房门,来至厅前,金蝉住步。
大军在路,浩浩,望潼关
发,于路不犯秋毫。正行之间,有探
报
:“前有
山阻路,大兵不可前行。”匡胤听报,传令安下营寨,问向导官
:“前面这山叫甚名儿?”那赵匡胤带罪领兵,周主尚未封职,手下众人不好称他老爷,又不好称他元帅,只得称呼一声主爷,其意以为领兵之主而已。当时向导官禀复,尊称一声:“主爷,前面这座山,名为太行山,极是
绝险峻的去
。”匡胤听说是太行山,想
:“母舅杜二公在山上,称为抹谷大王,不知近来行止如何?我何不上去相会一遭,便见分晓。”遂谓郑恩
:“三弟,这山上乃是我母舅在上驻扎,手下兵
极多。你可与二董将军守住营寨,待愚兄上山去,与他借些人
,凑聚大队,好上潼关与
行周对垒。”郑恩应诺,便与董龙、董虎看守营盘。
匡胤上,来至王府,已是下午时分。柴荣预备饯行酒席,摆在书房,专待匡胤
来坐席。当时柴荣、匡胤、郑恩、张光远、罗彦威、赵普六人,依次而坐,惟苗光义不用荤馔,另外设一素席。彼此举觞共饮,执署同餐,席间又说了许多行兵的说话。看看天晚,又饮了一回,方才撤席,各自安歇。
狡兔营三窟,豺狼纵一烟。
只半年,少只四月,自然得胜还朝,无烦二亲挂念。孩儿皇命在,不敢久留,就此拜别。”说罢,叩了四个
,辞别父母。那杜夫人放声大哭,扯住了匡胤,难解难分,真是生离死别,人间最苦之事。那赵弘殷叫声:“夫人,你也不必悲伤,孩儿
负大任,不宜阻隔,待他去罢。”夫人听说,只得放了手。
匡胤独自一个空上
营,
了山
,随
缓缓上山。但见那太行山恁的十分景致,但见:
仙禽飞似舞,鹦鹉巧能言。
獐-随往返,麋鹿任游闲。
此时正当中秋天气,草木犹青,山卉尚艳,山景有,令人赏玩不置。匡胤正看之间,听得锣声响
,见盘
上有数十个喽罗,要把擂木打下山来。匡胤着急,慌忙喊叫
:“你等喽兵,休要打下。快去报与抹谷大王知
,说有东京赵公
到来,要求相见。”那喽罗望下看来,见匡胤
上红扎巾,
穿绿战袍,面如重枣,须似钢针,坐着那火块般的赤
,
调良,越显得匡胤人材异特,相貌魁伟;又是认得寨主,不知甚么来历:不敢怠慢,飞奔上山,至分金亭前跪下禀
:“启大王爷,山下来了一个红脸大汉,单人独骑,
称东京城内的赵公
,要见三大王的。请令定夺。”杜二公听报,便对威山大王、巡山太保说
:“这来的公
,就是小弟的舍甥,名叫匡胤,表字元朗。为人极有仁义,他在关西五路,算得一条好汉
最泉中
,皎然似雪练。
次日,匡胤辞别众人,带领那三千人,同了郑恩,发炮起行,
了汴梁城,望潼关大路而走。路过昆明山,收了董龙、董虎,得了喽罗兵八千,共有一万一千人
,合兵一
而行。于路又从张家庄经过,知得张太公已死,匡胤便令从军准备祭礼,往灵前祭奠一番,以尽
婿之礼。奈张太公在日,有了偌大家私,并无
息,更无宗族亲党。匡胤即时叫齐了
仆家童,择了一个忠厚老成的
家,叫他掌
田园,主奉祭祀,余人不许侵凌玩忽,都要勤俭遵依。众家人遵命而退。匡胤分遣已定,即便起
,率兵望前而
。有诗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