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娘得书,亦窃叹梦境之奇。其梦耶?其真耶?以为梦则真亦何尝非梦,以为真则梦亦何必非真。情缘草草,孽债重重,无论天公之见怜与否、姻事之能成与否,两人总属情多缘少,神合形离。生惟填恨,冤沉碧海之禽;死不甘心,魂化青陵之蝶。嗟嗟,钗断今生,琴焚此夕,泪犹多,痴心未绝。此梦也,幻梦也,实警梦也。可以警梦霞,亦可以警梨娘,且可以警情天恨海中恒河沙数之痴男怨女。惜乎,其沉迷不悟,生死轻拼,虽有十百之警梦,曾不足以警醒其万一。明知希望已绝,不肯回
,纵教会合綦难,还思见面是可痛矣,岂不惜哉!此时梨娘心旌摇曳,恍如
梦境,与梦霞同飘
于大海之中。长叹一声,泪珠万颗,支颐不语,半晌而和作成矣。
金石心会合难,残宵我累客生寒。
低就,和泪书成,唤秋儿密
于梦霞。盖鹏郎方病,不能殷勤作青鸟使也。秋儿去良久,比回则又携得梦霞诗至。
心如梅溅奇酸,愁似怞丝有万端。
凄风苦雨夜沉沉,魂魄追随海
。
恩真觉江河浅,情窄那知宇宙宽。
梨娘复依韵和之曰:
青衫又伤
泪,碧海常悬捧日心。
竟不回冤不醒,何年何地得相寻。
但是同心合同命,枕衾莫更问温寒。
我更近来成懒病,和郎诗句怕凝寒
可怜万劫茫茫里,沧海时泪不
。
终风苦雨,不解开晴,客馆愁孤,形影相吊。断梦留痕,亦如风片雨丝,零零落落,粘着心,不能遽就消灭。以多情之公
,为说梦之痴人,乘休业之星期,寄诉愁之
片。梦霞乃以梦中所历,一一宣诸毫端,为梨娘告,更书两绝句以记其事:
不料一沉人不醒,翻还向梦中寻。
苦我此怀难自解,闻卿多病又何安。
不相思滋味苦,愁人只向个中寻。
积得相思几寸,风风雨雨到而今。
场不信多奇险,便到黄泉也愿寻。
怨句不辞千遍诵,浊醪谁劝满杯斟。
诗惟写怨应同瘦,酒为排愁只独斟。
苦一字一心酸,误却毫端误万端。
情谁教生前
,痴恨无从死后宽。
频添缄札达情,冷隔
踪直到今。
重重障重重劫,泪到
时血不
。
待?”梦霞乃掀帘而,
人款接殊殷勤,室无他人,既而絮絮不休,顿厌其烦,夺门而遁。既
,已非来路,平原旷野,方向莫辨。觉背后有人,追逐甚急,
奔而两足
不能
,窘甚。忽望见半里外有一女郎先行,步履蹇缓,状类梨娘,急大呼:“梨姊救我!”即觉健步如飞,刹那间已追及,细视之,真梨娘也。时梦霞气咻咻而汗涔涔矣,因同据
旁大石上小憩,大喜贺曰:“好了,好了,今可脱离虎
矣。”言顷,旋觉
摇摇若无所主,同坐之大石已不见,茫茫大海,一望无际,两人同在一叶舟中,樯倾楫摧,波狼大作。梨娘已惊惧无人
,梦霞见有断篙半截在手,立船
慢慢撑之。一失足堕
海中,大惊而号。则
在藤床,残灯荧然,映
帐里。衾冷于冰,为惊汗层层
透,窗外风声雨声闹成一片,犹恍惚如在惊涛骇狼中也。
梦去影留,历历在目,惊魂乍定,暗泪旋。此夜梦霞不复能寐,无情风雨,伴此愁眠,惟有伏枕耸寒,拥衾待旦而已。夫梦者,心理造成之幻境也。心理上先虚构一幻象,睡梦中乃实现此幻境。其心清净者,其梦不惊,故曰:“至人无梦。”以梦霞近日之心理,正如有千百团
丝,回环萦绕于其际,紊
复杂,至难名状。忽而喜、忽而忧、忽而悟、忽而迷,刹那之间,心理上叠呈无穷之幻象,宜其夜睡不安,有此妖梦也。是梦也,至奇,至幻,梦霞既以心理造成之,可以假,亦可以真。试以梦境征诸实事,而预推两人后来之结局,苦海同沉,不必有是事,固已不能逃此劫矣。然则此幻境之实现于梦霞之梦中,可以为目前怨绿啼红、锁愁埋恨之证。即可以为异日乌啼
谢、月落人亡之券。心能造境,果必随因,梦霞寂寂追思,茫茫后顾,而决此梦之必非佳兆,能不魂销残雨,泪咽寒宵?正不必谓梦霞亦殉愚夫之迷信,而诮曰妖梦是践也。
五夜梦留珊枕恨,一生作锦鞋心。
分明噩梦是同沉,骇狼惊涛万丈。
一念能事不难,情奢肯遣旧盟寒。
月魄不圆人尚望,雨声碎梦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