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款:嵩善窥上意,每遇帝喜,必暗奏之,彼党羽某人好,他人歹。帝惟嵩言是信,升降不明,朝廷解。
第七款:嵩有心固,
为椒房之戚,以甥女育为己女,特请帝至府中献
,蛊毒君上,陷害张后以及青
,皆废为庶人,现今幽于长门
。
此际严源恰如山上,竟然应接不暇。
我甚为之惜矣。或曰:不然,公太迂腐,故有此说。今日之官而享富贵,非昔日之赵文华耶?只知为彼惜,我亦以公不及文华矣!可发一笑。严源既受恩命,即日打
赴任。吏
那边,即着差人送了文札,并上谕训旨过府。严源择吉起程,一路上的供应迎送,所过州县官吏,无不攒眉吞气,俨然先日之清算张国公也。暂且不表。
次日,赵文华即以千金为寿,另有名玉带之类相送原夹注:文华可谓善于趋炎附势者。嗜痂逐臭,何不知耻若此!
抚讨两,即治理之
,诚非臣所能逆料者也。”
一日,人传严嵩与弟甘凉总督严源常有私书来往。嵩世蕃,年方十五岁,终日在外嫖
,恃势凌人。昨日在于翠勾栏院饮酒,一语不合,酒后使
,竟将院娘击死。知县前去相验,拘问邻人,方知是世蕃所为。知县竟不敢
究凶首,反把尸母扣押,令其遵依领埋。如此肆横,
不法。
朕以全凉委卿,卿其勿负朕意。严源顿首
:“臣无才无识,诚恐弗克胜任,有负陛下委托之重。”帝
:“卿之才,朕已知之。”即以严源为甘凉总督诸军事,赐尚方剑,即日起行。源九顿谢恩
朝。二人好生
喜。少顷就有许多官员前来
喜。
正是:看明十二款,拚得一亡。
相语未毕,忽人传李侍读到拜。李纯:“海兄且少坐片刻,待小弟陪了客来,再来叙谈。”海瑞笑
:“既有贵客至,请自便罢。”李纯
拱一拱手,往外陪客去了。
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十二款:府第款式,仿照大内,而更极其新巧,僭越有罪。
且说海瑞独坐无聊,遂将纯的书籍翻阅。看了几本,不觉一本书内,有一小折儿夹在其中。海瑞展开来看,却不是别的,乃是严嵩的劣迹十二款。只见上写
:第一款:二年
三月,嵩在通政任内,窥见顺城门张一敬之女
媚,以势娶之。其父母不允,嵩讽县令以横事陷一敬于狱。嵩因娶其女为侧室,阻隔其父母往来。一敬幽死于狱,敬妻旋亦屈恨而死。嵩恐女为父母复仇,夜缢死其女以灭
。
第二款:嵩改擢刑尚书,凡有天下抚院所咨命盗各案,必取押咨银若
两,否则驳饬。
第五款:福建闽王某,因无贡于帝,亦无嵩贿,嵩即谮于帝前,称闽王不贡,便有不臣之意。闽省地接番夷,恐王为患,劝帝早除之,免滋后患。帝乃赐闽王死。嵩复使该地方官抄籍王家解京,以
己
。
第三款:嵩在刑尚书任内,讯江南一家三命之案,凶首有财,令人贿赂严嵩,以白银三千为寿。嵩受之而反其案,使死者抱憾九泉。五年九月事也第四款:嵩迁丞相,加太师,日益肆横,目无君父,把持擅专,所放之官,布满天下。六年五月,嵩以太保刘然不为己用,遂矫旨收之,杀于狱中。
第十款:私加官关课税,以饱贪壑。
第九款:嵩与主事赵文华友善,朝夕绸缪,为己用,超擢文华通政之职。迁擢由心,目无君上。
督过誉。臣不才,惟有竭尽忠诚,以报陛下厚于万一耳。至于守抚事宜,非可以预定者,见机而行,遇时而
,抚则不失为讨,讨则仍复为抚。
光似箭,日月如梭。海瑞在
,不觉四年有余,备极劬劳。二次报功,皆被严嵩驳回,不许填报卓异,且每
寻隙陷之。只因海瑞办事小心,又并无一些破绽,嵩故无从下手。时张志伯在京城,恐怕海瑞见帝,即败
其故恶,故每劝严嵩隐忍,总不迁其官爵,使彼不得见帝。因为如此,瑞又在
年余。
海瑞听了叹:“似此则小民受害者,恐无宁日矣!”但自己官职卑微,咫尺天颜,无由得见,心中烦闷。值
务稍暇,乃过李纯
编修
闲话。李翰林延至内堂,彼此谈论。说起朝中之事,海瑞慨然曰:“皇上信任严嵩,则社稷将见倾危矣。”
第八款:嵩与步军统领张志伯,结为党羽,又为儿女之亲,屡屡保荐,直至封爵,镇大州。今复奏帝调回,总掌九门之钥,其居心更有不可问者。
海瑞看了,随大喜:“有对证了!”即急急的收于袖中。
第十一款:放纵家人严二,刻薄重利放债。
帝闻源语,大喜:“真将才也!大将在谋,今卿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