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简公谓公孙舍之曰:“激晋之怒,使之速来。今果至矣,为之奈何?"舍之对曰:”臣请一面求成于晋,一面使人请救于楚,楚兵若能亟来,必当
战,吾择其胜者而从之。若楚不能至,吾受晋盟,因以重赂结晋,晋必庇我,又何楚之足患乎?"简公以为然。
君已悉索敝赋,俟大王于东鄙,不敢后也。"共王曰:“虽然如此,但秦庶长约在荥城下相会,须与同事方可。"舍之复奏曰:”雍州辽远,必越晋过周,方能至郑,大王遣一介之使,犹可及止。以大王之威,楚兵之劲,何必借助于西戎哉?“
二十四年归宇下,方知忠信胜兵戈。
又明年为周灵王十二年,晋将智蔤、士鲂、魏相相继而卒。悼公复治兵于绵山,使士
时秦景公伐晋以救郑,败晋师于栎,闻郑已降晋,乃还。
行人何罪遭拘执?始信分军是善谋。
又以兵车三分之一,赐智蔤曰:“教寡人分军敝楚,今郑人获成,皆
之功!”
以女乐八人、歌钟十二赐魏绛,曰:“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诸侯亲附,如乐之和,愿与
同此乐也!”
简公辞去。
明年为周灵王十一年,吴寿梦病笃,召其四
诸樊、馀祭、夷昧、季札至床前,谓曰:“汝兄弟四人,惟札最贤,若立之,必能昌大吴国。我一向
立为世
,奈札固辞不肯。我死之后,诸樊传馀祭,馀祭传夷昧,夷昧传季札,传弟不传孙,务使季札为君,社稷有幸。违吾命者,即为不孝,上天不祐。”言讫而绝。
楚晋争锋结世仇,晋兵迭至楚兵休。
郑人反覆似猱狙,晋伯偏将诈力锄。
乃使大夫伯骈行成于晋,使公孙良霄、太宰石獒如楚告曰:“晋师又至郑矣,从者十一国,兵势甚盛,郑亡已在旦夕。君王若能以兵威慑晋,孤之愿也;不然,孤惧社稷不保,不得不即安于晋,惟君王怜之,恕之!”楚共王大怒,召公贞问计,公
贞曰:“我兵乍归,
息未定,岂能复发?姑让郑于晋,后取之,何患无日?”共王余怒未平,乃囚良霄、石于军府,不放归国。髯仙有诗云:
绛、蔤二将,皆顿首辞曰:“此皆仗君之灵,与诸侯之劳,臣等何力之有?"悼公曰:”微二卿,寡人不能至此,卿勿固却!"乃皆拜受。
共王悦其言,果使人辞谢秦师。
诸樊让国于季札曰:“此父志也!"季札曰:”弟辞世之位于父生之日,肯受君位于父死之后乎?兄若再逊,弟当逃之他国矣!"诸樊不得已,乃宣明次传之约,以父命即位。晋悼公遣使吊贺,不在话下。
于是十二国车同日班师。悼公复遣使行聘各国,谢其向来用师之劳,诸侯皆悦,自此郑国专心归晋,不敢萌二三之念矣。史臣有诗云:
时晋军营于萧鱼,伯骈来至晋军,悼公召,厉声问曰:“汝以行成哄我,已非一次矣。今番莫非又是缓兵之计?"伯骈叩首曰:”寡君已别遣行人先告绝于楚,敢有二心乎?"悼公曰:“寡人以诚信待汝,汝若再怀反覆,将犯诸侯之公恶,岂独寡人?汝且回去,与汝君商议详确,再来回话。"伯骈又奏曰:”寡君薰沐而遣下臣,实
委国于君侯,君侯勿疑。"悼公曰:“汝意既决,
盟可也。"乃命新军元帅赵武,同伯骈
城,与郑简公歃血订盟。简公亦遣公孙舍之随赵武
城,与悼公要约。
遂同公孙舍之东行,及有莘之野,郑简公帅师来会,遂同伐宋国,大掠而还。宋平公遣向戍如晋,诉告楚、郑连兵之事。悼公果然大怒,即日便兴师,此番又
该第一军
征了。智蔤
曰:“楚之借师于秦者,正以连年奔走
路,不胜其劳也。我一岁而再伐,楚其能复来乎?此番得郑必矣!当示以
盛之形,
其归志。"悼公曰:”善。"乃大合宋、鲁、卫、齐、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各国,一齐至郑,观兵于郑之东门,一路俘获甚众。此师乃“三驾”之三也。
是冬十二月,郑简公亲晋军,与诸侯同会,因请受歃。悼公曰:“
盟已在前矣,君若有信,鬼神鉴之,何必再歃?"乃传令:”将一路俘获郑人,悉解其缚,放归本国。禁诸军不得犯郑国分毫,如有违者,治以军法!虎牢戍兵,尽行撤去,使郑人自为守望。"诸侯皆谏曰:“郑未可恃也。倘更有反覆,重复设戍难矣。"悼公曰:”久劳苦诸国将士,恨无了期。今当与郑更始,委以腹心,寡人不负郑,郑其负寡人乎?"乃谓郑简公曰:“寡人知尔苦兵,
相与休息。今后从晋从楚,
于尔心,寡人不
。”简公
激
涕曰:“伯君以至诚待人,虽禽兽可格,况某犹人类,敢忘覆庇?再有异志,鬼神必殛!”
明日使公孙舍之献赂为谢:乐师三人,女乐十六人,歌钟三十二枚,鎛磬相副,针指女工三十人,车屯车、广车共十五乘,他兵车复百乘,甲兵备。悼公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