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张仪相魏三年,而魏襄王薨,哀王立。楚怀王遣使吊丧,因征兵伐秦,哀王许之。韩宣惠王、赵武灵王、燕王哙皆乐于从兵。
相持数日,樗里疾奇兵,绝楚饷
,楚兵乏
,兵士皆哗,樗里疾乘机袭之,楚兵败走,于是四国皆还。孟尝君未至秦境,而五国之师已撤矣,此乃孟尝君之巧计也。
楚怀王恐齐、秦合,乃遣使厚结于孟尝君,与齐申盟结好,两国聘使往来不绝。
孟尝君独曰:“言可伐与不可伐,皆非也,伐则结秦之仇,不伐则五国之怒,以臣愚计,莫如发兵而缓其行,兵发则不与五国为异同。行缓则可观望为
退。”湣王以为然,即使孟尝君帅兵二万以往。
苏秦死后,其宾客往往苏秦之谋,言:“秦为燕而仕齐。"湣王始悟秦之诈,自是与燕有隙。
使孟尝君将兵伐燕,苏代说燕王,纳质
以和齐,燕王从之,使苏厉引质
来见湣王,湣王恨苏秦不已,
囚苏厉,苏厉呼曰:”燕王
以国依秦,臣之兄弟陈大王之威德,以为事秦不如事齐,故使臣纳质请平,大王奈何疑死者之心,而加生者之罪乎?"湣王悦,乃厚待苏厉。厉遂委质为齐大夫,苏代留仕燕国。史官有《苏秦赞》曰:
再说张仪见六国伐秦无成,心中暗喜;及闻苏秦已死,乃大喜曰:“今日乃吾吐之时矣。"遂乘间说魏哀王曰:”以秦之
,御五国而有余,此其不可抗明矣,本倡‘合纵’之议者苏秦,而秦且不保其
,况能保人国乎?夫亲兄弟共父母者,或因钱财争斗不休,况异国哉?大王犹执苏秦之议,不肯事秦,倘列国有先事秦者,合兵攻魏,魏其危矣。"哀王曰:“寡人愿从相国事秦,诚恐秦不见纳,奈何?"张仪曰:”臣请为大王谢罪于秦,以结两国之好。"哀王乃饰车从,遣张仪
秦求和,于是秦、魏通好,
孟尝君既嗣位,大筑馆舍,以招天下之士,凡士来投者,不问贤愚,无不收留,天下亡人有罪者皆归之。
诸侯闻孟尝君之贤,且多宾客,皆尊重齐,相戒不敢犯其境,正是:
孟尝君方齐郊,遽称病延医疗治,一路耽搁不行。
及文长十余岁,便能接应宾客,宾客皆乐与之游,为之延誉,诸侯使者至齐,皆求见田文。于是田婴以文为贤,立为适,遂继薛公之爵,号孟尝君。
虎豹踞山群兽远,蛟龙在怪鱼藏。
湣王依其言,号令苏秦之于齐市中,须臾,有人过其
下,见赏格,自夸于人曰:“杀秦者,我也。"市吏因执之以见湣王,王令司寇以严刑鞫之,尽得主使之人,诛灭凡数家。史官论苏秦虽
死,犹能用计自报其仇,可为智矣!而
不免见刺,岂非反覆不忠之报乎?
堂中有客三千辈,天下人人畏孟尝。
季周人,师事鬼谷,揣
既就,《
符》伏读。
归者益众,客尝满数千人。
自齐宣王之世,苏秦专贵用,左右贵戚多有妒者;及湣王时,秦
未衰。今日湣王不用苏秦之计,却依了孟尝君,果然伐秦失利,孟尝君受多金之赏,左右遂疑王已不喜苏秦矣,乃募壮士怀利匕首,刺苏秦于朝。匕首
秦腹,秦以手
腹而走,诉于湣王。湣王命擒贼,贼已逸去不可得,苏秦曰:“臣死之后,愿大王斩臣之
,号令于市曰:”苏秦为燕行反间于齐,今幸诛死,有人知其
事来告者,赏以千金!‘如是,则贼可得也。“言讫
去匕首,血
满地而死。
孟尝君虽贵,其饮与诸客同。一日,待客夜
,有人蔽其火光,客疑饭有二等,投
辞去,田文起坐,自持饭比之,果然无二。客叹曰:“以孟尝君待士如此,而吾过疑之,吾真小人矣,尚何面目立其门下。”乃引刀自刭而死。孟尝君哭临其丧甚哀,众客无不
动。
,妾乃引见田婴,婴怒其违命,文顿首曰:“父所以见弃者何故?"婴曰:”世人相传五月五日为凶日,生者长与
齐,将不利于父母。"文对曰:“人生受命于天,岂受命于
耶?若必受命于
,何不增而
之?"婴不能答,然暗暗称奇。
楚使者至齐,齐湣王集群臣问计,左右皆曰:“秦甥舅之亲,未有仇隙,不可伐。”苏秦主“合纵”之约,执以为可伐。
却说韩、赵、魏、燕四王,与楚怀王相会于函谷关外,刻期攻。怀王虽为“纵约长”那四王各将其军,不相统一。秦守将樗里疾大开关门,陈兵索战,五国互相推诿,莫敢先发。
合纵离横,佩印者六,晚节不终,燕齐反覆。
孟尝君回齐,齐湣王叹曰:“几误听苏秦之计。”乃赠孟尝君黄金百斤为客费,益
重之。苏秦自愧以为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