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半边烟火腾腾而起。乌刚道:“这系洋边,并无人居,定系童寇船只遭焚。”话犹未了,石犹驰到,叫道:“快纳下首级罢!望什么东西?”武备道:“石犹,尔家巢穴俱经烧毁,还在此耀武扬威么?”寇军队内发起喊来,石犹回看东北半壁都为白烟遮迷,心内大惊,慌令后队作前队,速赶回船,亲自断后。乌刚道:“彼心已乱,可邀而取也。”武备道:“石犹智而且勇,未可轻视,况系归师。今若追之,则童据仁、元鹤乘我之后。此刻且向前,杀得童据仁、元鹤,回取石犹,如振落耳!”乌刚加鞭道:“有理。追元鹤去!”二人赶向前来。
这边元鹤因军士回头望后军,见烟漫起嘈嚷,转骑观看,乌刚飞骑到来,从旁挺戟刺入。元鹤慌忙举鐧隔开,武备枪又刺到。元鹤虽然骁勇,怎奈在惊慌之际,如何当得住两只猛虎!
不曾十合,被武备枪中前心,结果性命。
童据仁不能胜得铁柱,忽闻元鹤杀到,大喜,勇力加倍。
又斗数合,听得两边军士高声道:“好大火也!好大火也!”慌忙隔开鞭拨马看时,正系泊船之处,胆颤心惊,落荒而走。武备、乌刚正在后面赶逐败兵,忽见童据仁败下阵来,乌刚慌忙截住厮杀。武备只做不见,让童据仁过去,圈枪往马粪门扎进,直入腹中,那马痛倒,便将童据仁翻滚下来。这时乌刚画戟已到,童据仁招架不及,扭身弃刀,捉得戟杆。武备枪又刺入,据仁左手接着夹住,舍死拉夺。众军齐上,杀倒据仁,再分杀败军。铁柱赶到,见童据仁已死,大喜道:“只走了石犹。我们且追到海边,看他系何景状!”武备、乌刚随着驰向东北。
行过多时,见芦苇旁边有寇屯聚,意料石犹在内。将到跟前,只见人众尽将兵甲兜鍪弃去,却系本国军士。三将不解,有数卒走来泣道:“谷将军为敌人所杀。”铁柱惊道:“谷将军居后调养,敌人安能杀之?莫非岭被袭取了么?”军士道:“谷将军在营朝见寇转往南,即令飞报,请将军随剿。后见敌收兵不上船,复向南行,又令报与武将军、乌将军,同来接应。料船上存寇无多,乃将前日所得敌人衣甲,选小的们刀斧手五百名穿着,下岭转向北来,见有小艇靠在岸边,解下渡上大船。
守将不知,前来询问,谷将军手起剑落,砍翻入水。小的们杀死百十名寇兵,谷将军令将众船缆结成团,放火延烧,若渡回岸。谷将军道:『敌人见火,必定心慌赶回,我等伏于要道杀而取之。』乃同来埋伏。如此片刻,败兵仓惶逃窜。谷将军放过大半,再上马杀出。敌人惊乱,识认不清,谷将军砍死兵将无数。随后,有一飞骑奔到,自旁举斧斲下,未曾防备,头角遭斧劈落半边。谷将军只得一只手,头又受伤,拼命战得二三合,交架不住,正被砍死。那将带百余败兵,上小船,不顾命的逃去了。”铁柱笑道:“原来这大功劳系谷将军所建--死有余荣!且先殡葬。”同回上岭。
再说石犹赶回救火,又逢伏兵,只道中计。料童据仁等必无生理。到得洋边,大舰焚尽,奔上小船,赶回金莲岛起兵复仇。过元武岛,正逢着牛达的大筏。石犹哭诉军败的情形,牛达道:“一条阳光岭尚取不得,损去三万雄兵,数员猛将,浮石安能望乎?今与汝老弱三千、大舰十只,再去,如此如此,即可复仇。我这里自有调度。”石犹欣然领兵过船。扬帆去后,牛达传集诸将,筵宴已毕,使牙将捧出大竹筒,令谋将于中各取一签,兵马、地方俱开载明白于上,来日飞速举行。当夜尽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