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八仙得道 > 第五十六回王小姐劝夫修道胡舅爷助(2/3)

第五十六回王小姐劝夫修道胡舅爷助(2/3)

到了月英上学这天,小夫妻俩一同到了书房中,面对面儿坐下。那位先生,倒真是一位博学的君,教着这一对儿闻一知十、一目十行的学生,居然也还对付得了。而且天天兀坐书斋,不请一天假。因此,这年小夫妻们的学业,更加步得快。不过月英另有计划,常于正课之余,把从前读过的几册书,都拿来放在案上。空下来,就翻将开来,有意读给采和听。

久,见念越重,或竟到无法收拾,甚或因自之故,致伤夫妻情,更是可痛之事。

采和先还疑她有心卖才学,并不怎样去盘究她。后来日久了,他俩情好日增,客气尽除。采和方才问她:“妹妹,怎么读这等书?”月英心中,也正要他来问这句话,忙笑而对:“哥哥难竟忘了?这本是你我本等应读的书么?”采和听了,不觉大笑:“原来如此,妹妹想该明白你我前生的事。一世夫妻,只落得那么一个惨报,回想起来,真令人心伤气短。侥幸如今转世重逢,又得仙师玉成,匹夫妇,重续良缘,大该快快活活过这一生,藉以补偿前生所受的冤苦,岂不大妙。何苦再向门中求生活。能否证,未可必成,而一世的幸福,先付诸东洋大海,这也太可惜了吧。不瞒妹妹说,愚兄从前不昧夙缘,因也时时想世修。后来想起人生有限,犯不上自讨苦吃。吃苦还是小事,最怕修仙之事太过杳渺,未必一定能够成功。不说别的,单说古来修的人,并不在少数,何以我们所知的,不过寥寥数人呢。如此一想,我便大大地悔悟前非,赶致力于圣贤经传之学,预备他年仕皇家,也好和妹妹你共享人间富贵之福,岂不是好?”月英忙:“哥哥此言差矣。大凡修仙之人,正因人世光去得太快,纵使活到百年,不过浮云过。百年之中,截尾去,便有天大富贵,又能享得几时?怎比得世外神仙,逍遥自在,与天地同寿,日月并存。虽然修之时,不免辛茹苦,经历艰危,究竟不过短期之事。正是所失者小,而所得者,却无限制。怎见得不上算呢?至于修难成,果然不错。要知皇天不负苦心人。无缘之人,但能苦心志,未尝不可有成。

这却不谈,单说采和自小不忘前生。五岁上学,七岁就能诗文。彼时的志趣,原和月英一般。但求修仙了,不望博利心名。但因蓝世代作吏,往来的亲友,也都是为官作吏的人家。小孩们从小读书,就都存着长大为官的念。大人教训孩,也无非是望他们为官作宰,耀祖荣宗。采和毕竟年小,日居此等家,常受这等陶熏,不知不觉,已把生来的意志,渐渐换个样,一心想继武前人,克承先志,大有非此不可的光景。蓝文夫妇自然欣悦。乌氏也把采和如何立志,如何用功,告诉月英。月英哪敢多说,只得随俗浮沉地跟着乌氏,称颂了一番。乌氏也越觉开怀。

这月英只因一念之痴,到寝俱废,几乎奄奄成病,不料天从人愿。王光忽生不顾俗例,使小夫妻们共读之议。月英听了,认为劝讽采和之时机已至。心中一喜,神为之大振。一时笑也有,话也有,不知不觉变了一个样儿。这惹得一班姊妹们,大家夥儿开她的玩笑,说她这年纪,就希望和丈夫在一块儿,真不害羞。几句话,说得月英万分冤屈。可是万万不能辩说,只有一笑置之而已。到了他们择定的吉日,王光夫妻亲送月英渡江。那边蓝氏父,也准时刻,带来轿,在江迎接。

小夫妻俩初次相见,都似从前旧识一般,也且不知不觉会得忘记羞涩,互相亲起来。因在路中,不便说话,比及到了家中,那采和兴得像疯人一般,带领月英去,拜见各位长辈,然后和各位平辈的兄弟姊妹们相见。这班人都年轻玩的,少不得又要拿采和来取笑几句。采和一味地笑,并不分辩。采和的母亲乌氏,见了这个未来的媳妇,得无可不可,笑得两只睛眯着合不拢来,抱在怀中,只不住地喊宝贝心肝。月英也真乖巧,凑着趣儿,满地喊妈妈,叫爸爸,也像蓝文的亲生女儿一般。当下乌氏吩咐,让月英和她同睡一房,便于亲自照,反把原来同房的采和,挪将去,住到后面的房里去。月英见尊姑如此,心中也自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