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搜神记/干宝 > 卷九(3/4)

卷九(3/4)

没过多久就死去了。

老黄狗

【原文】

太叔王氏,后娶庾氏女,年少色美。王年六十,宿外,妇深无欣。后忽一夕见王还,燕婉兼常。昼坐,因共食,奴从外来,见之大惊。以白王。王遽入,伪者亦出。二人交会中庭,俱着白帢,衣服形貌如一。真者便先举杖打伪者,伪者亦报打之。二人各敕子弟,令与手。王儿乃突前痛打,是一黄狗,遂打杀之。王时为会稽府佐,门士云:“恒见一老黄狗,自东而来。”其妇大耻,病死。

【译文】

有个人姓王名太叔,续弦娶了一个姓庾的女人,这女人又年轻又漂亮。王太叔年纪已经六十岁了,经常在外面夜宿,妻子非常不快乐。后来妻子忽然在有天晚上看到王太叔回到家来,二人过夜快乐和顺胜过往常。第二天白天他们坐在一起,因此一同吃饭。家里的仆人从外面进来,看见之后非常吃惊,急忙跑去禀报王太叔。王太叔急急忙忙进入家里,假王太叔这时也出来了,两个人在庭院中间相遇,他们都戴着白色的纱帽,所穿的衣服和相貌一模一样。真王太叔就先举起木棍打假王太叔,假王太叔也还击打真王太叔。两个人都各自都命令家人子弟们,要他们把对方往死里打。真王太叔的儿子就猛然冲上去痛打假王太叔,打得假王太叔变回原形,原是一只黄狗,于是就把它打死了。王太叔当时在会稽郡官府里当佐吏,守门的兵士说:“经常看见一只老黄狗,从东面过来。”王太叔的妻子羞愧难当,就患病死亡了。

林虑山亭犬

【原文】

林虑山下有一亭,人每过此,宿者辄病死。云尝有十余人,男女杂沓,衣或白或黄,辄蒲博相戏。时有郅伯夷者,宿于此亭,明烛而坐诵经。至中夜,忽有十余人来,与伯夷并坐蒲博。伯夷密以镜照之,乃是群犬。因执烛起,阳误以烛烧其衣,作燃毛气。伯夷怀刀,捉一人刺之。初作人唤,遂死成犬。馀悉走去。

【译文】

林虑山的山脚下有一座亭子,凡是路过此地并在亭子里夜宿过的人都会患病死亡。据说时常有十多个人,男男女女混杂一起,所穿的衣服有白色的有黄色的,总是坐在亭子的蒲团草垫上互相赌博打闹。当时有个叫郅伯夷的人,在这个亭子里夜宿,点亮火烛坐着诵读经书。到了半夜,忽然有十多个人进来,与郅伯夷一起坐在蒲团草垫上赌博。郅伯夷秘密地用镜子照看他们,他们原来是一群狗。郅伯夷因此手持火烛站起来,假装失手用火烛烧他们的衣服,散发出毛烧焦的气味。郅伯夷拿起藏在怀里的刀,捉住一个猛刺下去,被刺的那个开始时发出人的叫唤声,然后死去变成了狗,其余的全都逃走了。

羊炙

【原文】

顾霈者,吴之豪士也。曾送客于升平亭。时有一沙门在座,是流俗道人。主人欲杀一羊,羊绝绳便走,来投入此道人膝中,穿头向袈裟下。道人不能救,即将去杀之。既行炙,主人便先割啖道人。道人食炙下喉,觉炙行走皮中,毒痛不可忍,呼医来针之,以数针贯其炙,炙犹动摇。乃出视之,故是一脔肉耳。道人于此得疾,遂作羊鸣,吐沫。还寺,少时卒。

【译文】

有个叫顾霈的人,是吴地一带的豪门人士。顾霈曾经在升平亭为客人饯行,当时在座的有一个僧人,是个在世俗人群中走动的和尚。主人想要杀一只羊,那羊挣断了绳子就逃走,跑来投入这个僧人的双腿之中,把头钻进袈裟下面躲藏。这个僧人没能够救它,这只羊子随即被主人拉去杀掉了。做成烤羊肉,主人就先切下一块给僧人吃。僧人把烤羊肉吃进喉咙,顿时感觉到烤羊肉在自己的皮肉之中行走,剧烈疼痛无法忍受。僧人叫大夫用针来扎,把好几根针穿透那块烤羊肉,而那块烤羊肉还在挣扎。于是取出来一看,原来只是一小块碎肉而已。这个僧人从此患了疾病,于是就发出羊子的叫声,嘴里吐出唾沫,回到寺庙后,很快就死去了。

古冢老狐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