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相鲁,鲁君死,左右请闭门,公仪休曰:“止!池渊吾不税,蒙山吾不赋,苛令 吾不布,吾已闭心矣!何闭于门哉?”
武王问于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何也?”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不法 法,以其所善为法者也;故令而
,
则更为法,是以其法令数更也。”
武王问于太公曰:“贤君治国何如?”对曰:“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其吏不苛,其赋 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不因喜以赏,不因 怒以诛,害民者有罪,贤举过者有赏,后
不荒,女谒不听,上无
慝,下不
害,不幸
室以费财,不多观游台池以罢民,不雕文刻镂以逞耳目,
无腐蠹之藏,国无
饿之民, 此贤君之治国也。”武王曰:“善哉!”
罪,远罪则民寿。”公曰:“若是则寡人贫矣。”孔曰:“诗云: ‘凯悌君
,民之父母’,未见其
富而父母贫者也。”
产相郑,简公谓
产曰:“内政毋
,外政毋
。夫衣裘之不
,车
之不饰,
女 之不洁,寡人之丑也;国家之不治,封疆之不正,夫
之丑也。”
产相郑,终简公之
, 内无国中之
,外无诸侯之患也;
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
善断事,
太叔善决 而文,公孙挥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变而立至,又善为辞令,裨谌善谋,于野则 获,于邑则否,有事乃载裨谌与之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
断之,使公孙挥为之辞令, 成乃受
太叔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也。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
,
民而已。”曰:“
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 治国之
,使民之谊也,
之而已矣。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农失其时,则败之也;有罪 者重其罚,则杀之也;重赋敛者,则夺之也;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 之也。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
,兄之
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义。”豹曰:“敢问全功成名布义 为之奈何?”文侯曰:“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辨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 善者也。往必问豪贤者,因而亲之;其辨博者,因而师之;问其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 因而察之,不可以特闻从事。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 之;人始
官,如
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宓贱治单父,弹鸣琴,
不下堂而单父治。巫
期亦治单父,以星
,以星
,日夜 不
,以
亲之,而单父亦治。巫
期问其故于宓
贱,宓
贱曰:
成王问政于尹逸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对曰:“使之以时而敬顺之,忠而 之,布令信而不
言。”王曰:“其度安至?”对曰:“如临
渊,如履薄冰。”王曰: “惧哉!”对曰:“天地之间,四海之内,善之则畜之,不善则雠也;夏、殷之臣,反雠 桀、纣而臣汤、武,夙沙之民,自攻其主而归神农氏。此君之所明知也,若何其无惧也?”
仲尼见梁君,梁君问仲尼曰:“吾长有国,吾
列都之得,吾
使民安不惑,吾
使 士竭其力,吾
使日月当时,吾
使圣人自来,吾
使官府治,为之奈何?”仲尼对曰: “千乘之君,万乘之主,问于丘者多矣,未尝有如主君问丘之术也,然而尽可得也。丘闻 之,两君相亲,则长有国;君惠臣忠,则列都之得;毋杀不辜,毋释罪人,则民不惑;益士 禄赏,则竭其力;尊天敬鬼,则日月当时;善为刑罚,则圣人自来;尚贤使能,则官治。” 梁君曰:“岂有不然哉!”
董安于治晋,问政于蹇老,蹇老曰:“曰忠、曰信、曰敢。”董安于曰:“安忠 乎?”曰:“忠于主。”曰:“安信乎?”曰:“信于令。”曰:“安敢乎?”曰:“敢于 不善人。”董安于曰:“此三者足矣。”
贡曰:“叶公问政于夫
,夫
曰:‘政在附近来远’,鲁哀公问政于夫
,夫
曰:‘政在于谕臣’。齐景公问政于夫
,夫
曰:‘政在于节用’。三君问政于夫
,夫
应之不同,然则政有异乎?”孔
曰:“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志焉,故曰在于附近 而来远。哀公有臣三人,内比周公以惑其君,外障诸侯宾客以蔽其明,故曰政在谕臣。齐景 公奢于台榭,
于苑囿,五官之乐不解,一旦而赐人百乘之家者三,故曰政在于节用,此三 者政也,诗不云乎:‘
离斯瘼,爰其适归’,此伤离散以为
者也,‘匪其止共,惟王之 邛’,此伤
臣蔽主以为
者也,‘相
蔑资,鲁莫惠我师’,此伤奢侈不节以为
者也, 察此三者之所
,政其同乎哉!”
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 夫;亡之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文王曰:“善!”对曰:“宿善不祥。是日 也,发其仓府,以赈鳏、寡、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