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军讲明忠君大义。义军要他投降,他厉声道:“死就死,你们怎敢侮辱我!”终于遇害,临死还骂不绝口。朝廷闻知,赠元祥为国子监助教,建祠祭祀,其祠曰“忠孝祠”,其子炳衡也入祠配祀。
史记言,字司直,当涂人。崇祯年间中举,由长沙知县升陕州知州。陕西为农民起义发源之地,陕州为攻击目标。记言用自己的财产招募士兵,聘请少室僧人来训练。崇祯八年(1635)十一月,义军进攻陕州,记言进行抵抗,斩数十人,生擒二十余人。义军老回回愤慨,率数万人攻城,未克,又乘雪夜来袭。记言所练士兵刚调他郡,陕州被攻陷,记言纵火自焚。两个和尚把他扶出去,对他说:“死在这里谁知道?”越城墙而下,被义军捉住。记言大声骂道:“有死知州,无降知州!”终于被杀。指挥李君赐,训导王诚心,教谕张敏行、姚良弼,指挥杨道泰、阮我疆,镇抚陈三元皆死,记言赠光禄寺少卿。
梁志仁,南京人,保定侯梁铭之后代。万历末年乡试中举。崇祯六年(1633)授衡阳知县,后调罗田知县。农民起义军进入湖广,志仁日夜戒备。义军首领罗汝才对左右说:“罗田是个小城,容易攻克。然而梁君是个长者,我不忍与他刀枪相见。等他离开后我们再攻取。”该县富豪江犹龙与义军有来往,志仁逮捕他下狱。犹龙知道自己必死,暗中派人去引导汝才遣军来攻。八年二月,义军突然攻城,志仁急与典史单恩仁、教谕吴凤来、训导卢大受督民守御。城陷,志仁持长矛巷战,终于力穷被捕。义军要他跪下,他骂道:“我是天子命官,岂肯屈膝于你们!”义军大怒,肢解其身体,火焚致死。其妻也遇害。汝才这时正在英山,闻罗田城破,志仁被杀,赶至罗田,处决杀死志仁的别将,斥责他们:“为何擅自杀害长者!”以锦衣安葬志仁夫妇。
马如蛟,字腾仲,和州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浙江山阴县知县,为官清廉,品行端正。崇祯元年(1628),朝廷召入朝授御史。他弹劾魏忠贤党羽徐绍吉、张纳,罢了他们的官。出朝巡按四川时,蜀中奸民把别人的田产投献给权势之家,如蛟为此上陈朝廷,要求永革其弊。回京监武举会考。武举董某,以其武艺为帝所知,但考试结果其文章不合格,未录取。帝大怒,罢了考官的职,如蛟也落职。八年,他论平邦彦的功而恢复旧官,因父死服丧而未就任。农民起义军至,如蛟将其全部财产用来招募士卒,辅助黎弘业固守和州。他指挥壮士出击,两战皆捷。义军冒着风雪攻陷和州。如蛟急忙下令:凡能抗敌者,赏银百两。一下子有百余人报名。进行激烈的巷战,如蛟战死。其兄盐运判官如纠、生员如虹及家属十四人皆死。朝廷赠太仆寺少卿,荫其一子为官。
张绍登,字振夫,南城人。崇祯时举人,授应城知县。崇祯九年(1636),农民起义军攻应城,绍登同训导张国勋、乡官饶可久全力抵御,力战一昼夜,斩获甚众。义军暂撤走。本县侍郎王蠨之子王权与本族有怨仇,怨家暗中引导义军再来攻城。国勋协助绍登坚守,并向上级官府求援。副将邓祖禹率军来救援,守西南城,国勋守东北城,绍登往来策应。义军射书入城,要城内交出王权。王权惧怕,从北门突出,义军乘此机会从南面登城而入。城破,绍登还至公署,端坐堂上。有义军入堂来,他挥拳打之,义军大部队至,杀死绍登。义军领袖叹他忠义,将他葬于公堂之侧。
王焘,字浚仲,昆山人。年少无父,家境贫寒,九岁时过继与人。族中有人图他的财产,焘拱手让出,自己克勤克谨地奉养过继家的祖母和母亲。万历末年中乡举,由教谕官至随州知州。州遭战乱之后,户不满千,焘训练民兵,修缮守城器械。当地人李良乔反叛,为他所镇压。
崇祯十年(1637)正月起义大军突然杀至,焘且战且守,斩杀三百余人。起义军猛力攻击,双方相持二十余日。严冬,风雪漫天,守城者多散。焘知必败,回到官衙自尽。义军焚烧官署,但焘的尸体却未烧焦。朝廷赠太常少卿。福王时赐谥烈愍,建双忠祠,与同邑蔡懋德并祀。
徐尚卿,南平人。乡试中举,授剑州知州。崇祯十年(1637)十月,李自成、惠登相等率数十万人马进入四川。明将军侯良柱在广元战死,义军攻陷昭化县,知县王时化战死。尚卿知义军必攻剑州,召集士民伤心地说“:城必不能守。你们赶快走,吾与城共存亡。”士民要他一同走,尚卿不肯。过二日城陷,自尽而死。吏目李英俊也随尚卿一同自尽。义军长驱直入,攻陷江油、彰明、安县、罗江、德阳、汉州。共陷州县三十六座。赠尚卿右参议,赠王时化光禄寺丞。时化,湖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