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泰运,字孟尚,泽州人。崇祯十三年进士。除武陟知县,调河内,著廉直声。十七年二月,贼将刘方亮自蒲坂渡河。巡按御史苏京托言塞太行道,先遁去,与陕西巡抚李化熙同抵宁郭驿。俄兵变,化熙被伤走。兵执京,披以妇人服,令插花行,稍违,辄抶之以为笑乐。叛将陈永福引贼至,京即迎降。贼遂逼怀庆,监司以下皆窜。泰运独守南城,力不支,被执。贼拥见方亮,使跪不屈,烧铁锁炙之,亦不从,乃遇害。
贼既陷怀庆,寻陷彰德。安阳人尚大伦,字崇雅。由进士历官刑部郎中。有国学生白梦谦以救黄道周系狱,大伦议宽之,忤尚书意,遂罢归。城陷,抗节死。参将榆林王荣乃其子师易,皆死之。又有王橓徵,由乡举历官蒲州知州,忤豪宗,谢事归。为贼所执,传诣李自成,道愤恨不食死。
部分译文
崔文荣,浙江海宁卫人,其家世代为指挥佥事。文荣以武举参加会试,授南安守备。崇祯年间,临、蓝地方人民反明,进逼桂阳,桂王告急。文荣督所部会剿,打退义军四万人,因功升武昌参将。
崇祯十六年(1643)四月,张献忠进攻汉阳,文荣渡江袭击义军,斩六百人。其后汉阳城陷落,武昌人心不安。巡抚宋一鹤已死,而承天新任巡抚王聚奎未到任,武昌素来不屯驻重兵,城内空虚。有人提出撤江上兵来守武昌,文荣则认为“:守城不如守江,团风、煤炭、鸭蛋诸洲,水浅不及马腹,放弃这些地方,让敌人飞渡,而我们坐守孤城,这不是用兵方略。”但当权者没有听取他的意见,结果是让义军从团风渡江,攻陷武昌县,屯兵于樊口。文荣屯军于洪山寺以扼守武昌城。其后,收兵入城,由他将代守。义军由鸭蛋洲渡江,进抵洪山。明军守将退入武昌城内。文荣认为武胜门是御敌要冲,与故相贺逢圣共同防守,义军难以攻下。
监军参政王杨基,这时已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承天、德安二郡,但尚未接到调令,仍驻武昌,他见形势危急,与推官傅上瑞借口有事去汉阳,开城门逃走,武昌城内人心更加不安。先前,楚王曾出资募兵,应募者都是蕲州和黄州的残兵溃卒,其中还有义军的间谍。这时,他们开文昌、保安门放义军入城。文荣方出战回来,来不及关闭城门,跃马大呼,斩杀三人。自己被义军用长矛刺死。
蔡道宪,字元白,福建晋江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任长沙推官。长沙这地方多盗,而且与豪民私通。道宪查出通盗豪民,令他们带罪立功。强盗刚劫掠富人家财物分赃,后面就来人收走了这些财物。道宪把被劫富家召来认领,大家都感到惊异,不知这些财物是如何获得的。有恶少年闭户偷盗,一开门便见捕卒已在门口等候,惊慌而逃。吉王府的同族人恃势恣意为奸,道宪先治其罪,而后告诉吉王。吉王把道宪召来斥责一顿,道宪厉声道:“今四海不安,寇盗日多,王若不爱民,一旦他们铤而走险,王能与你同族人保其富贵吗?”吉王这才明白,向道宪道歉,把他送走。
崇祯十六年(1643)五月,张献忠攻克武昌,长沙大为震惊。承天巡抚王扬基率所部千人,从岳州逃往长沙。道宪请他回去屯驻岳州,对他说:“岳与长沙唇齿相依,全力守住岳州则长沙可保,衡阳、永兴也无虞。”扬基说:“岳州不是我管辖范围。”道宪道:“弃北而守南,还不失为楚地;若南北都失,你的属地又在哪里?”扬基无话可说,只得去岳州。但义军一到蒲圻,他便立即逃跑了。湖广巡抚王聚奎远驻江西袁州,怕农民起义军而不敢到湖广来。道宪也请他移驻岳州。聚奎不得已到了岳州,但只几天就迁到长沙。道宪对他说:“贼离岳还远,可加固城墙以备防守。敌若攻岳,会怕长沙的援兵。如果放弃岳州,长沙怎能保住。”聚奎不听。义军果于八月攻陷岳州,直指长沙。
在此以前,巡按御史刘熙祚令道宪募兵,得壮丁五千,训练后皆可用。这时,聚奎亲自统领,与总兵尹先民等扼守瑭河。闻农民义军逼进,十分恐惧,撤兵回城。道宪建议:“离长沙六十里有险,可立栅扼守,毋使贼越过此地。”聚奎又不采纳。
知府堵胤锡入朝拜见皇帝未还,通判周二南代行攸县政务,城中文武人员不多。义军逼近长沙城,士民都逃走了。聚奎借口出战,率所部逃跑,道宪独自拒守。义军绕城大呼“:军中久知蔡推官大名,快投降吧,毋自讨苦吃!”道宪命守军以箭来回答。过了三天,尹先民出战,失败而还。义军夺门而入,先民降,道宪被执,义军要给他官做,道宪大骂。义军为他解缚,请他上坐,他还是大骂。义军知他终不肯降,将他处斩,年仅二十九岁。朝廷赠太仆寺少卿,谥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