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了卫所,设立指挥使司。
十六年(1383),品甸土酋长杜惠前来朝觐,皇帝任命他为千夫长。又命令六安侯王志、安庆侯仇成、凤翔侯张龙带兵前往云南的品甸,修缮城池,建立屯堡,设置邮传,安抚百姓。十七年任命土官阿这为邓川知州,阿散为太和府正千夫长,李朱为副千夫长,杨奴为云南县的县丞。十九年设置云南洱海卫指挥使司,以赖镇为指挥佥事。洱海,本来属品甸。遭受兵灾以后,百姓流亡,房屋都被破坏了。赖镇到了以后,修复城池,建立谯楼,建设了房屋、市场和里巷,修筑了屯堡、堤防、斥土侯,又开凿了白盐井,这样百姓才开始安居下来。二十年,皇帝下诏给景川侯曹震和四川都司,让他们挑选精兵二万五千人,发给他们军器和农具,让他们到云南品甸前去屯荒耕种,等待征讨的诏令。
永乐年间以后,云南各土司地区州县的土官,都按期向朝廷进贡,献马匹和土产,朝廷按制度都给予他们赏赐。嘉靖元年(1522),朝廷听从巡抚何孟春的上奏,将十二关长官司改到一泡江的西面。
临安,就是古代的句田丁国。汉朝时在此地设县。唐朝时在此设立羁縻性的。。州。唐朝天宝末年,南诏的蒙氏在此设置通海郡。元朝内附朝廷,朝廷在此设置阿覺部万户府。元朝至元中年,将此地改为临安路,隶属于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
洪武十四年(1381),征南将军攻下云南,便派宣德侯金朝兴分道攻取临安。元朝的右丞相兀卜台、元帅完者都以及土官杨政投降朝廷,朝廷将临安路改为临安府,废除了宣慰司,设置临安卫指挥使司。十七年,任命土官和宁为阿迷州的知州,弄甥为宁州的知州,陆羡为蒙自县的知县,普少为纳娄茶甸的副长官。他们都来京城朝觐献贡,皇帝就下诏给他们封这些职务,并给他们赏赐冠带。十八年,临安府的千户纳速丁等人前来朝贡,朝廷给他们每人赏赐米十石。
永乐九年(1411),溪处甸长官司副长官自恩前来京城朝觐,向皇上进献贡马和金银器,皇帝按惯例对他给予赏赐。自恩就对皇帝说“:本司每年向朝廷缴纳海贝巴七万九千八百索,我们那里不出产海贝巴,请求皇上准许我们将海贝巴折算成银钱上缴朝廷,这样方便。”户部认为这是洪武年间所定的数额,恐怕难以准许他们将此折算成银钱输送上来。皇帝说“:当地没有这种物产,却偏要从这个地方求取,这正会疏远百姓的,何况他们又是远方的夷族人,尤其应当宽待体恤他们,将他们的海贝巴税免了吧。”
宣德五年(1430),宫中的官员云仙从云南回来,上奏给皇帝,请求设置东山口巡检司,任命已故土官的后代普觉为巡检。八年,亏容甸长官司上奏说:“洪武年间宫中官员在河底设置渡船,这样道路就通向车里、八百等地。近年来有军民逃出境外,谎称自己是使者,强迫渡船乘载他们,结果又往往被害。同时沿河地区又时常有强盗出没。请求朝廷在此设置巡检司,任命已故的把事袁凯的儿子袁王禹为巡检。”皇帝同意了。
嘉靖元年(1522),又在宁州设流官做知州,掌管州里事务,土知州禄氏则专门负责巡捕事务。宁州原先也设流官,正德初年,土官禄俸暗地里贿赂刘瑾,将流官罢免了。于是禄俸勾结弥勒州十八寨的强贼作乱,被官军抓获后诛杀,他的儿子禄世爵又因犯罪被处死。现抚按官请求朝廷在该地仍然设置流官,皇帝同意了。
当初,临安阿迷州土官普柱,在洪武中年当土知州。后来朝廷在当地设置流官,便录用普柱的后代普觉为东山的巡检,不久又因其他事将东山巡检废了。正德二年(1507),朝廷因为广西的维摩、王弄山与阿迷接壤,有强盗出没,便仍然让普觉的后代普纳继任东山巡检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