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明史 > 章二百零九(10/10)

章二百零九(10/10)

。张经上疏说“:向安南进兵的道路有六条,兵力应要三十万;一年的粮饷要花费一百六十万;造舟船、买马匹、制造器械物资和犒赏军队等诸项费用又须花费七十余万。况且我们征调大队人马,涉炎热之海,我劳彼逸,情状相殊甚远,不能不审时度势而行啊。”此疏章刚递上,钦州的知州林希元又竭力陈说可取莫登庸,于是兵部无法议决,又请朝廷大臣协议。等朝廷大臣的协议呈给皇帝,皇帝不悦地说“:我听你们士大夫私下议论,都说朝廷不该兴兵。你们这些人职司国家朝政,却漫无主张,遇到事情全部推诿给朝廷会议。既然你们不同心协力为国家谋划,就停止出征好了。仇鸾、毛伯温另行调用。”

十八年(1539)朝廷册立皇太子,应当颁布诏书给安南。朝廷特地起用黄绾为礼部尚书,学士张治为他的副手,出使安南国。该使命刚刚下达,莫方瀛派使者上表乞降,并登记了安南的土地、户口数,听凭明朝廷的处置,共有府五十三个,州四十九个,县一百七十六个。皇帝接纳了莫方瀛的表文,交给礼部、兵部官员共同讨论。到七月,黄绾出使还未成行,便以逆忤圣旨罪落职,该使命也就停止了。当初,征讨安南的建议出自夏言,皇帝既已责罪了黄绾,就动怒道:“安南之事,本来只有一个人偶议,众人都是附随而已。你们便讥笑我听从夏言的话,共做怠慢之词应付我。安南国是应该弃置还是应该讨伐,应有一个确定的决议,兵部马上召集大臣商议后将决议告诉我。”这样一来,张瓒和朝廷大臣都感到惶惧,请求皇帝按前番诏令行事,仍派仇鸾、毛伯温南征安南。如果莫登庸父子能够自动束手归降,对朝廷没有异心,则可不治他们的死罪。皇帝同意。莫登庸听说后,心中大喜。

十九年(1540),毛伯温等人抵达广西,传檄文给莫登庸父子,将如果他们纳款示诚可以宽恕罪行的意思谕告他们。此时莫方瀛已死,莫登庸即派使者前来请求归降。十一月,莫登庸率领二儿子莫文明及手下的部目四十二人进入镇南关。他们自己囚首徒跣,匍匐在坛上叩头,向朝廷所派的官员进归降表文,毛伯温宣读皇帝的诏令赦免了他们的罪行。他们又到军门前匍匐再拜,呈上土地、军民的籍册,请求永为明朝廷的藩臣。毛伯温等人宣示了明朝廷的威德之后,让他们回国听候命令。毛伯温等人将此情况上疏给朝廷,皇帝听后大喜,下令将安南国削为安南都统使司,授予莫登庸都统使的职位,官秩为从二品,佩银印。以前安南所私自拟定的制度全部废除,将其十三道改为十三个宣抚司,各设宣抚、同知、副使、佥事,听从都统的升迁罢免。广西每年给安南送《大统历》,仍让安南每三年向朝廷进贡一次以为常例。又让莫氏审核黎宁其人的真伪,如果确是黎氏后裔,割让他们所据的四个府给他们,让他们供奉祀事,否则就免了。皇帝的命令一下,莫登庸惶恐敬畏地接受了成命。

二十二年(1543),莫登庸去世,莫方瀛的儿子莫福海承继官职,派宣抚同知阮典敬等人前来朝贡。二十五年(1546),莫福海去世,他的儿子莫宏氵翼继承官职。当初,莫登庸曾认石室人阮敬为义子,封为西宁侯。阮敬有个女儿嫁给莫方瀛的次子莫敬典为妻。阮敬因与莫方瀛的妻武氏私通,得以专擅兵权。莫宏氵翼继立官职时,才五岁,阮敬便更加专权恣意用事。莫登庸的次子莫正中和莫文明都退避到都斋,与他们同辈的阮如桂、范子仪等人亦避居到乡里。阮敬举兵逼近都斋,莫正中、阮如桂、范子仪等人起来抵御,不胜。莫正中、莫文明率领家属逃奔到钦州,范子仪收拾残卒逃往海东。阮敬诡称莫宏氵翼已殁,以迎立莫正中为托词,进犯钦州,被参将俞大猷所败。阮敬被诛杀。莫宏氵翼将此上报朝廷。礼部官员认为其国内乱未定,名分不分,制止他们的使者进京,而让守卫大臣审核谁是该立之人。到三十年(1551)事情真相大白以后,朝廷命令给莫宏氵翼授予都统使职位,让他赴关领牒。此时正碰上部目黎伯骊和黎宁手下的大臣郑检一起合兵前来攻打,莫宏氵翼逃奔到海阳,无法赴关领牒。黎光贲等人留在南宁达十五年,与他共同出使的人也已去世了一大半。莫宏氵翼祈求守卫大臣代他向朝廷请求,朝廷下诏允许黎光贲等人入京,但都统使官职的凭信仍要等莫宏氵翼赴关时才颁给。四十三年(1564),莫宏氵翼去世,其儿子莫茂洽继嗣。万历元年(1573)莫茂洽被授予都统使职位。三年(1575)莫茂洽派使者向朝廷谢恩,祝贺万历皇帝即位,向皇帝进献特产,并补齐连年所缺的贡品。

此时莫氏的势力渐衰,黎氏势力复兴,他们互相构兵作战,安南国则更多变故。初始时黎宁占据清华期间,仍僭称帝号,把嘉靖九年(1530)改为元和元年。过了四年,黎宁被莫登庸所攻,逃窜到占城界内。安南的国人便拥立他的弟弟黎宪,改纪元为光照。十五年(1536)查访到黎宁所在的地方后,安南人将他迎回清华,后来迁到漆马江。黎宁去世后,他的大臣郑检扶立黎宁的儿子黎宠为王。黎宠去世后没有子嗣,安南国人便共同拥立黎晖的四世孙黎维邦为王。黎维邦去世后,郑检的儿子郑松拥立黎维邦的儿子黎维潭为王,他们世代居住在清华,自成一国。

万历十九年(1591),黎维潭的势力逐渐强盛,便举兵攻打莫茂洽,莫茂洽失败后逃奔到嘉林县。第二年冬,郑松引诱当地的土人作为内应,袭击并杀死了莫茂洽,夺取了他的都统使官印,莫茂洽的亲党大多也遇害。有一个叫莫敦让的人,逃到防城告难,总督陈渠艹将此上报朝廷。郑松又擒获了莫敦让,势力更加扩张。莫茂洽的儿子莫敬恭与宗人莫履逊等逃奔到广西的思陵州,莫履机逃奔到钦州。只有莫敬邦有军队十余万人,从京北道起兵,击溃了黎氏的同党范拔萃、范百禄诸军,莫敦让才得以复归。众人于是推举莫敬邦掌管都统事务,流居到广西思陵、钦州的人也都回来了。黎氏的军队攻打南策州,莫敬邦被杀,于是莫氏的势力更加衰微。莫敬恭、莫敬用屯驻谅山的高平,莫敬璋屯驻东海的新安,因怕黎氏军队追索,便逃窜到龙州、凭祥境内,让土官把具体的情况上报当地官府。黎维潭也到广西来叩关要求向明朝廷通贡,以国王的金印作为标识。

二十一年(1593),广西巡抚陈大科等人上疏说“:蛮夷之邦国王易姓就如弈棋一样,不应当以彼国内部的叛逆顺服作为顺逆的标志,只应当以他们对我明朝廷是叛是服作为顺逆的标志。现今黎维潭虽然图谋恢复统治,而莫茂洽本来就是我明朝的外臣,怎么能不为他请命而让他猛然间遭杀戮呢。我认为黎氏擅自兴兵之罪,不能不追究。莫氏子遗,亦不能不保存。倘若像先朝的事例那样,听任黎氏投诚,也仍然保存莫氏,此之于当年的漆马江黎氏,亦不翦断他们的祀事,这样更好。”朝廷大臣商量后决定按陈大科所述的那样行事。第二年,陈大科正派遣官员前去考察,莫敬用即派使者到军门告难,并请求陈大科出兵。第二年秋天,黎维潭也派使者前来谢罪,请求投诚。这时陈大科已升为两广总督,他与广西巡抚戴耀一同嘱托左江副使杨寅秋办理此事。杨寅秋私下决定“:不拒绝黎氏,也不弃莫氏。”于是两头派官员前去勘问,结果莫敬恭等人愿意居住在高平,而黎维潭也几次派使者前来请求投诚。杨寅秋便与他们定下投诚日期,将此报告给总督和巡抚。这时,正好莫敬璋率领众人赴永安,被黎氏的军队所击败,海东、新安的地盘尽数丧失,于是接受投诚的主意更为坚决。

这时的黎维潭想恢复名位,不想把自己比作莫登庸,因此没有把自己绑起来进关认罪的意思。杨寅秋又派官员向黎维潭谕告投诚之事,黎维潭的使者来报告说投诚如约进行。到约定的投诚日期时,黎维潭忽然对边关的官吏说:“我士兵饥病交加,投诚的仪式无法准备。况且莫氏是我的仇人,居住在高平,所以不敢听命马上投诚。”于是便在半夜逃走了。陈大科等人将此上报朝廷,说是由于黎维潭的大臣郑松专权才致如此。黎维潭又派使者到边关求见,表白自己不是逃走。陈大科等人便再次派官员前去谕告投诚之事,黎维潭听命服从。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