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蒙军又破金将合喜军于中牟,完颜斜烈再率军十万抵抗,会战于郑州。德海攻下郑州,杀金军都尉左崇,因功升右监军。太宗四年正月,破金军于黄龙冈。五年,攻取申、唐二州。六年,河南复起兵反蒙古,德海领兵征讨,炮伤其足,不久而卒。
太宗曾诏令大臣忽都虎等考试天下僧尼道士,挑选精通经文者千人,其中有工艺技术者,令小通事合住管领,其余还为民。又诏令天下设立学校粮仓,培育人才,设立学习科目,从学校诸生选拔官吏。这些都是德海的建议。
郭侃,字仲和,郭德海之子。幼年为丞相史天泽所器重,留在他家中教养。二十岁即任百户,有勇有谋。太宗四年(1232),金将伯撒再度攻取卫州,郭侃奋力抵抗,在新卫州破金军四万。渡过黄河袭击金朝皇帝,行至归德,败金军于阏伯台,随即在速不台指挥下攻汴京西门,金元帅崔立降,因功授总把。随天泽屯军太康,后因攻克德安之功而升为千户。
宪宗二年(1252),押送军械至和林,改任抄马那颜。随宗王旭烈兀西征。三年,大军进至木乃兮,侃破敌军五万,克城一百二十八座,斩其将忽都答而兀朱算滩“,算滩”汉语意为王。
宪宗六年,大军至乞都卜。其城在担寒山上,必悬梯上下,守军皆精兵悍卒。侃令筑夹城围攻,还是不能下,又架炮轰击,守将火者纳失儿开门投降。旭烈兀遣侃去劝说兀鲁兀乃王来降。兀鲁兀乃王据守西城,为侃攻破;王又拒守东城,又被侃攻破被杀。七年正月进至兀里儿城,设伏兵,令闻鸣锣即发起进攻。敌兵果来,伏兵四起,杀尽敌兵,海牙王投降。西进至阿剌汀,击破游兵三万,礻马拶答而王降。大军进至北印度乞石迷部,忽里王降。又西至报答国,报答是个大国,地方八千里,父子相传四十二世,精兵数十万。侃兵破其七万,屠其西城,又攻破东城。东城宫殿都是檀香木建成的,蒙军点火焚烧,香闻百里,得七十二弦琵琶、五尺珊瑚灯架。东西两城间有大河,侃预造浮桥以防敌军逃跑。城破之后,合里法王企图乘舟逃走,见河中有浮桥拦住,不得已到郭侃军营门前请求投降。其将纣答儿逃走,郭侃亲领军追十余里才止,第二天捕获纣答儿,斩首示众。此次用兵,共攻克三百余城。
又西行三千里,至天房(按即麦加),其将住石致书请降,一般都以为住石请降是诚意的,可不设防。侃则认为,敌军多诈,若中其计,是最大耻辱,主张严为防备。住石后来果然阻击蒙古军,为侃所败,巴儿王降,蒙军攻下城一百八十五座。又西行四千里至密昔儿(即埃及)。至日暮,顿驻休息,夜间突然发起袭击,可乃王大惊,以为郭侃是神人,遂投降。
太宗八年,旭烈兀命侃西渡海,征服富狼,兀都王降。回师往西南至石罗子,一鼓作气战胜敌军,换斯干阿答毕王降。至宾铁,侃以奇兵大败敌军,加叶王降。九年,击破兀林游兵四万,阿必丁王降,得城一百二十座。西南至乞里弯,忽都马丁王来降。至此,已完全平定西域。郭侃至钓鱼山报捷,恰逢宪宗驾崩,于是他回到邓州,进行屯田。
世祖即位,侃上疏提出建国号、筑都城、立省台、兴学校等二十五事及平宋的策略。关于平宋,他说:“宋据东南,以吴越为家,荆襄为其要地。今日之计,当先取襄阳,若攻下了襄阳,扬州、庐州诸城只不过弹丸之地,可置之不顾,大军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直趋临安,而江淮、巴蜀不攻自平。”后来攻宋就是按这一战略进行的。
中统二年(1261),升郭侃为江汉大都督府理问官。三年二月,益都李王。。及徐州总管李杲哥都起兵反叛,宋夏贵也来犯边。史天泽荐举郭侃去平定。世祖召侃问作战方略,侃曰:“群盗反叛,犹如笼中之虎,内乏粮草,外无援兵,我筑城包围他们,他们坐以待困,指日可擒。”帝以为然,赐尚衣弓矢。侃出兵徐州,斩李杲哥。夏贵也南撤,侃追过宿迁县,夺军民万余人而还。朝廷赐金符,任他为徐、邳二州总管。杲哥之弟驴马再与夏贵率三万兵来扰边境,侃出战,斩首千余级,夺战舰二百艘。
至元二年(1265),有人提出应解除史天泽的兵权,于是将天泽调任别官,侃也调任滕州同知。三年,侃上言:“宋人拘留我使臣,应兴师问罪。淮北可立屯田三百六十所,每屯置牛三百六十具,计每一屯所产粮食足供全军一日之需。”四年,调为高唐令,兼管夏津、武城等五县。五年,高唐人吴乞儿、济南道士胡王反叛,侃发兵镇压。七年,改任白马县令,僧人臧罗汉与彰德赵当驴反叛,为侃讨平。世祖因侃习于军务,升为万户,随大军攻克襄阳,由阳罗上游渡江。东南平定后,调宁海州知州,居一年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