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iconv(): Detected an illegal character in input string in D:\wwwroot\biquzishiying_zhanqun\www.llczs.com\web\inc\function.php on line 612
卷八十一(7/7)_元史_历史_聚小说

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元史 > 卷八十一(7/7)

卷八十一(7/7)

苦于徭役,百姓担任坊正里正的,莫不弄得家庭破产。朝廷知道此情况不能继续,便令行省召集八郡守商讨便民之法,琏提议,对属县坊正的负担收雇役钱;对里正的负担,则在赋中均摊后征收,百姓都认为此法甚好。有坏人率领同党持刀在市内强索金钱,市民只好按户征收给与,无人敢说不给。琏说:“此事不能继续!”乃遣兵卒乘其不备将他们逮捕斩首示众。次年召回朝拜为吏部侍郎。杭州人十分怀念,在他离任后将其政绩刻于碑上,以资表彰。

琏先后迁任中书左司郎中、礼部尚书、户部参议中书省事、山北辽东道廉访使。当时河南农民起义军兴起,湖广、荆襄都失守,两淮也骚动不安,朝廷便分出河南一部分地区设立淮南江北行省于扬州,任琏为参知政事。琏正患水肿病,抱病登车至扬州赴任。既至,镇守淮安,后又移镇真州。

当时,张士诚起兵于海滨,连下泰州、兴化,行省派兵征讨无效,乃命高邮知府李齐往招安,士诚因而请降,行省授士诚以民职,并要求士诚参加平叛以报效朝廷。行省为了就近控制士诚,遂令琏移镇泰州,琏乃催促士诚准备兵船来濠、泗,士诚疑惧不肯起程,后又窥知琏无准备,便又起来造朝廷的反。夜四鼓,纵火登城。琏忙执佩刀上马,与起义军展开巷战。义军包围了赵琏,并邀请琏至其船。琏质问他们:“你们罪在不赦,现在我们已经宽恕你们,不杀你们,还赐给你们名爵,朝廷有哪一点对不起你们,致使你们投降后又造反呢?你们弃信背叛天子,灭顶之灾已在眼前,我是执政大臣,岂能向你辈屈服?”于是仍驰骑奋击。起义军以槊撞琏坠地,欲将琏抬上他们的兵船。琏目真目大骂,便被杀。琏仆扬儿以身护琏,亦被杀。动乱平定后,州民收琏尸,归葬于真州。朝廷得知此情后,赐安葬费三百锭,还封其子赵锜为官。

孙捴字自谦,曹州人。至正二年(1342)进士,授济宁路录事。张士诚在高邮起义时,或谓其有降意,朝廷择乌马儿为使,往招士诚,并用捴伴随。时捴在家,不知此事。中书藉口捴有集贤院待制之职,给以使用驿站的方便,捴勉强奉命到高邮,张士诚并不以礼相迎。捴等进入高邮城后,对士诚反复劝说,士诚肃敬地听着。等捴讲完话后,士诚便将他拘于他室,有时一日给一顿饭,有时隔日给一顿饭,还想劝捴投降,捴只是咒骂而已。士诚令其部下殴打捴,放肆凌辱捴,但捴一点也不惊恐。

士诚移驻平江,捴与士诚部将张茂先商议后,派壮士浦四、许诚,将捴送来的驿传文书送交镇南王府,约镇南王定期派兵来收复高邮。事情败露后,士诚执捴讯问,捴骂声不绝,终为士诚所杀。后义军中有失节者时,经常自相讥刺说:“这难道是孙待制吗?”朝廷得知孙之事迹,赠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护军,追封曹南郡公,谥忠烈,赐田三顷,抚恤其家属。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1345)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后改任经正监经历。淮东淮西义军起事,朝廷方用兵之际,普一向以将略见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曾向朝廷推荐他的才能,恰好丞相脱脱讨伐徐州,便使石普从行。徐州平定后,论功行赏,迁升普为兵部主事。不久,又升为枢密院都事,随枢密院官守淮安。

张士诚占据高邮,普向丞相面陈破张之策,且说:“高邮恃有大湖之险,多是低凹沼泽地,骑兵不能去,如给我三万步兵,保证能攻下高邮。高邮一平定,濠泗便容易攻破,我愿为先锋,以忠义号召天下。”丞相认为他有壮志,命他担任山东民兵万户府事,招民兵万人随行。但这时汝中柏正当权,暗中破坏,将石普带的士兵减少一半。原先是同意石普自己可以相机做某些决定,但在动身时却又规定他要听淮南行省的节制。

石普的部队到达范水寨时,太阳已偏西,石普便下令部队开饭,深夜三刻,石普下令部队秘密转移到宝应,而军营中的更鼓伪装得像平时一样。部队到达宝应后,便立即下令登城,把旗帜插在城上,起义军的守军大惊溃散,石普便出榜安民,收回了宝应。诸将妒嫉石普立功,便水陆争进,乘胜拔十余寨,斩起义军数百。将抵高邮城时,石普分兵三路:一趋城东,准备水战;一为奇兵,以断后路;石普自带一路攻北门。义军不能支,退回城内。石普身先士卒,追击义军,并纵火烧城门。义军恐惧,谋弃城走。但这时朝廷的援军取观望态度,按兵不动;而且忌妒石普。总兵者派蒙古军千骑,突然出现在石普军队前面以夺取先入高邮之功。守城义军誓死抵抗,蒙古军胆怯后退,石普极力阻止他们,阻止不住,遭义军反击,大多坠入水中。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