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祠纪念。南行御史台监察御史余观行巡所部,将岳焕斩首,并上奏庭坚事于朝廷,赠中奉大夫、福建道宣慰使都元帅,封忠愍侯。
王伯颜字伯敬,滨州沾化人。由湖广省宣使历任永州祁阳县尹、湖州乌程县尹及信州推官。至正九年(1345),迁任福宁知州。三年后,又升福建盐运副使。将赴任,省府以当时有动乱,乃留伯颜仍领福宁州事。
不久,起义民众自邵武取小路逼近福宁,伯颜与监州阿撒都剌募丁壮五万扼险固守。起义军至杨梅岭立栅为营,伯颜与子王相往破之。忽而起义军首领王善率人直压福宁州西门,吏役皆逃散。
伯颜指挥的手持木棍的市民数百人仍在战斗。伯颜直冲前阵时,坐骑被义军撞倒,伯颜被擒。王善对伯颜说:“听说你为政清廉,福宁不可无长官,我愿任你为地方官,好吗?”伯颜斥之说:“我是天子命官,不幸失守,按理当以死报国,怎能跟着你们造朝廷的反呢?”伯颜的话激怒了义军,于是被抓住罚跪,被殴打。伯颜仍不屈,嚼舌以血喷善面,说有大丞相将亲领百万大军征讨起义军,还骂起义军是“小丑”,说要将起义军“斩尽杀绝”起义军执阿撒都剌至,王善厉声责其顽抗,阿撒都剌噤不能对,伯颜说“,我们镇压造反者,不能说是顽抗。我死,当为神来杀尔等”,乃被斩。州人哭之。既而王善欲任伯颜之子相为官,相不从,与其女俱被杀。
伯颜之事上奏朝廷后,赠嘉议大夫、河南路总管、上轻车都尉,追封太原郡侯。
刘濬字济川,其祖先是兴州人。曾祖刘海是金国进士第一名,官至河南府尹,死于国难,子孙便在河南安家。刘濬由廉访司书吏调连江县宁善乡巡检。
至正十三年(1353)江西起义军主帅王善进攻福建,官军扼守罗源县,罗源与连江交界,形势紧迫。濬妻真定史氏说:“事已急,可聚兵保卫一方。”还拿出娘家陪嫁的家私召募勇士,由二儿子刘健率领。不旬日,数至万众。
王善军不久破罗源,分两路攻福州。刘濬率兵战于辰山,三战三捷。忽闻福州陷落,全军溃散。刘濬乃独率刘健之兵,与王善军战于中麻,斩其前锋五人。起义军大批人马至,鏖战三时顷,奈众寡不敌,濬中箭落马,父子俱被俘。刘濬痛骂不止,王善军被激怒,一再砍断其指、其腕、其足、其喉而死。其子亦拒降,王善认为他们有义气,乃释放刘健,使收殓其父的尸体归葬。
刘健被释后,向元朝帅府请兵,以报父仇。帅府未准,乃尽散家财,结死士百人,伪装为工商流丐,夜晚混入王善军,放火鼓噪,乘王善军大乱之际,手斩砍杀其父的张破四,擒王善及另一首领陈伯祥,并以极残酷的石桀刑处死。
刘氏父子的事迹向朝廷报告后,朝廷赠刘濬为福建行省检校官,为濬立祠于福州北门外,政府岁时致祭。还任命刘健为古田县尹。
朵里不花字端甫,蒙古族人。开始担任宫廷的警卫官,以后累历显要,提升为辽阳行省右丞、平章政事。
陈友谅军攻下江西后,朵里不花受诏任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与平章政事阿儿浑沙等分道进攻陈军。他泛海南下广东,进驻揭阳,招降当地反元义军金元。。,又招降循、梅、惠三州的反元义军。还任命降军首领为官,以便于使他们征收赋税以供士兵粮饷。还计划收粟四千石送京师。自是,英、肇、钦、连诸郡皆归附,并准备由梅岭进军江西。但元。。有异志,推托说为了地方的安定,要求政府军不开走,从而挽留了朵里不花。
原来,元帝已发令使刘巨海任广东元帅府佥事,但任命书在发表前被元。。偷去,并把书中的刘巨海改为瑶族起义军首领刘文远,联络他一道反元。及朝廷发觉后,文远被杀,元。。及其弟元泰、儿子荣等都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