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丹王到朝里了,应当立他。”因此忤逆了皇后旨意。因为偏袒依附东丹王,诏令将他下狱,审讯,并且加以炮烙之刑。他拒不伏罪,被杀,籍没全家。
安抟从幼年起就显得像个成人,居服父亲之丧,悲恸哀绝,伤毁身体,超过了常礼,见到的人都哀怜他。太宗多次给以慰抚晓谕,曾经说:“这孩子必定会成大器。”成年之后,很少言笑,看重对他人的承诺,行为举止遵守规范,事奉母亲极其孝顺。因为父亲死于强加之罪,一直不能下葬,所以对于宴饮逐欢之事一概不参与。世宗在藩国时,对他给以特别的怜悯存恤,安抟暗地里也与世祖相交好。
太宗讨伐晋国归来,到栾城而崩逝,诸将想要扶立世宗,因李胡及寿安王在朝中,犹豫不决。当时安抟掌宿卫,世宗暗里召见他请问计之所出。安抟说“:大王您聪智娴雅宽大仁恕,又是人皇王的嫡长子;先帝尽管有寿安王为嗣,然而天下人心多归于大王。现下如不能当机立断,将后悔莫及。”适逢有人从京师前来,安抟便诈称李胡已死并传报于军中,大家都信以为真。于是安抟到北、南院二大王处计议。北院大王耶律洼听说,便赶紧站起来说道:“我二人正商议此事。先帝曾想将永康王立为太子,今日之事有我辈在,谁敢不听从!只是担心不报告太后而立新皇,可能为国家挑起争端。”安抟回答说“:大王既然知道先帝想以永康王为太子,况且永康王贤明,人心乐于归附。现在天下刚刚平定,稍稍滞缓一下,则大事去矣。如果告知太后,必定是立李胡。何况李胡残酷暴虐,路人尽知,如果真的继承帝位,将置社稷于何地?”南院大王耶律吼说:“这话太对了。我计议定矣!”于是整顿队伍,召集诸将拥立世宗即帝位于太宗灵柩前。
世宗即位,以安抟为心腹,总管宿卫。同年,与太后、李胡相约和解于潢河横渡。太后问安抟说“:我与你有什么过节?”安抟答以父亲之死,太后无言以对。及至设置北院枢密使,皇上下令由安抟担任,赐给奴婢百人,宠信任用无以复加。大事都由他参与决断。然而性情过于宽和,处理事务按照草率疏简的原则,对于强横狡猾之辈不守法纪,恣意妄为的举动不能辖制禁止。天禄末年,察割率兵进犯御帐,又不能讨伐他,因此内外官员都责备他。
穆宗即位,因为倡立世宗之故,不再得到任用。应历三年(953),有人诬陷安抟与齐王罨撒葛阴谋叛乱,下狱死去。侄儿撒给,为左皮室详稳。
耶律洼,字敌辇,隋国王释鲁之孙,南院夷离堇绾思之子。少时富于器局和才识,众人寄之以三公宰辅之期望。
太祖时,尽管未任官,太祖还是经常让他承办事务。太宗即位,被任命为惕隐。天显末年,皇上救援河北,耶律洼任先锋,败张敬达军于太原北面。会同年间,迁任北院大王。及至讨伐晋国,又任先锋,与梁汉璋交战于瀛州,击败之。
太宗崩逝于栾城,南方州郡大多反叛,人马困顿疲乏,军中不知如何是好。耶律洼与耶律吼等定策扶立世宗,于是号令诸将说:“大行皇帝升天去了,国家神位无人主持,永康王乃人皇王嫡长子,是天意人心所在,应该即位;如有不服从者,以军法从事。”诸将都说:“好。”世宗即位,赐给耶律洼宫户五十,拜为于越,不久去世,终年五十四岁。
耶律挞烈,字涅鲁衮,六院部郎君袅古直之后。朴实稳重,足智多谋,有担负重任之才。四十岁还未出来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