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辽史 > 卷九(2/3)

卷九(2/3)

九年,推荐韩德让代替自己,皇上不从。皇上因为室昉年老畏寒,赐给貂被褥,特准乘辇车朝。室昉病重,皇上派翰林学士张到府中去授予他中京留守之职,加号尚父。不久去世,终年七十五岁。皇上叹息悲悼,为之停止上朝二日,追赠尚书令。室昉遗言严禁厚葬。又恐怕他人撰写墓志铭时称誉言过其实,自己了墓志铭。

宗逞无厌之,不恤国事,天下愁怨。陛下继统,海内翕然望中兴之治。十余年间,征伐未已,而寇贼未弭;年谷虽登,而疮痍未复。正宜戒惧修省,以怀永图。侧闻恣意游猎,甚于往日。万一有衔橛之变,搏噬之虞,悔将何及?况南有敌,伺隙而动,闻之得无生心乎?伏望陛下节从禽酣饮之乐,为生灵社稷计,则有无疆之休。”上览而称善,赐协赞功臣,拜武定军节度使,卒。

会同初年,登士第,任卢龙巡捕官。太宗汴京受册礼,诏令室昉为知制诰,总礼仪事务。天禄年间,任南京留守判官。应历年间,累迁翰林学士,廷门十余年。保宁年间,兼任政事舍人,皇上多次向他请教询问古今之治得失,奏答很合皇上旨意。皇上看中室昉有治理繁难事务的才能,改任他为南京副留守,判决案件公平合理,大家都觉得很适意。迁任工尚书,不久改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不久,拜为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乾亨初年,监修国史。

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幼时谨慎笃厚,好学,二十年足不,即使是同乡人也不认识他。其诚如此。

统和元年(983),请求告老还乡,不许。他呈上《尚书?无逸篇》以谏,太后得知后很是嘉许。二年(984)秋,诏令修筑各山岭路,室昉征发民夫二十万,一个月就修完了。当时,室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好,同心辅政,整治公害和积弊,知无不言,力求轻徭薄赋,使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因此法度修明,朝廷中没有人持异议。

耶律阿没里,字蒲邻,遥辇嘲古可汗之四世孙。幼聪。保宁中,为南院宣徽使。统和初,皇太后称制,与耶律斜轸参预国论,为都统。以征丽功,迁北院宣徽使,加政事令。四年,宋将曹彬、米信等侵燕,上亲征,阿没里为都监,屡破敌军。十二年,行在多盗,阿没里立禁捕法,盗始息。先是,叛逆之家,兄弟不知情者亦连坐。阿没里谏曰:“夫兄弟虽曰同胞,赋各异,一行逆谋,虽不与知,辄坐以法,是刑及无罪也。自今虽同居兄弟,不知情者免连坐。”太后嘉纳,著为令。致仕,卒。

阿没里好聚敛,每从征所掠人,聚而建城,请为丰州,就以家阎贵为刺史,时议鄙之。贤哥,左夷离毕。

分译文

耶律贤适,字阿古真,于越鲁不古之。酷读书,心存大志,圆转顺俗,玩世不恭,不为人所了解。只有于越屋质重他,

论曰:景宗之世,人望中兴,岂其勤心庶绩而然,盖承穆宗醟之馀,为善易见;亦由群臣多贤,左右弼谐之力也。室昉《无逸》之篇,郭袭陈谏猎之疏,阿没里请免同气之坐,所谓仁人之言,其利溥哉。贤适忠介,亦近世之名臣。女里贪猥,后人所当取鉴者也。

八年(990),又请求辞官归田,诏令朝免予朝拜,赐给坐几和手杖,太后派阁门使李从训携带诏书前往问,让他一直住在南京,封为郑国公。当初,晋国公主在南京建佛寺,皇上允诺赐给匾额。室昉上奏说“:诏书中曾说对于无正当理由而建的寺院要一律降罪。现在因为公主的请求就赐给匾额,不仅违背了先前所颁的诏书,恐怕滥建寺院之风气将愈演愈烈了。”皇上从之。上表呈所撰《实录》二十卷,皇上亲草诏书褒奖他,升为政事令,赐给帛六百匹。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