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祚因兀纳为前朝重臣,有定策扶立之大功,每每请他来询问政事,兀纳总是恳切率直作答。皇上尽待他十分宽容,终究没能重用于他。因病去世,年七十岁
耶律胡吕,字苏撒,弘义分人。其先
稳,佐太祖有功,为迭烈
夷离堇。父杨五,左监门卫大将军。胡吕
谦谨,于人无适莫。重熙末,补寝殿小底。以善职,屡更华要,迁千
卫大将军。大安中,北阻卜酋磨鲁斯叛,为招讨都监,与耶律那也率
骑二千讨平之,以功为汉人行
副
署,兼知太和
事。致仕,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
不久,任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贬乙辛、耶律淳等人。皇上嘉许他的忠心,封为兰陵郡王,人们说他很像古时扶持社稷的重臣。授殿前都
检。皇上对王师儒、耶律固等人说:“兀纳忠诚纯正,即使是狄仁杰辅佐唐室,屋质扶立穆宗,都没法超过他。我的看法你们要转达给燕王知
。”从这以后,皇上令兀纳辅导燕王,更加受到优待
信。大安初,诏令让他娶越国公主,兀纳
决推辞。改任南院枢密使,上奏请求对于掾史应
月升迁叙用,皇上从之。寿隆元年(1095),拜为北府宰相。
萧兀纳,又名挞不也,字特免,六院人。其先祖曾任西南面拽剌。
父忧,终制,为三司副使,加谏议大夫,提大理寺。以伸明法而恕,案冤狱全活者众,徙南京副留守。俄改崇义军节度使,政务简静,民用不扰,致乌鹊同巢之异,优诏褒之。改
使,岁
羡余钱三十万缗,拜南院枢密副使。
宗尝谓大臣曰:“今之忠直,耶律玦、刘伸而已!”宰相杨绩贺其得人。拜参知政事。上谕之曰:“卿勿惮宰相。”时北院枢密使乙辛势焰方炽,伸奏曰:“臣于乙辛尚不畏,何宰相之畏!”乙辛衔之,相与排诋,
为保静军节度使。上终
大用,加守太
太保,迁上京留守。乙辛以事徙镇雄武,复以崇义军节度使致仕。适燕、蓟民饥,伸与致政赵徽、韩造日济以糜粥,所活不胜算。大安二年卒,上震悼,赙赠加等。
兀纳上书说:“自从萧海里逃到女真,女真便有轻视朝廷之心,应该增加兵力以防不测。”皇上没有作答。天庆元年(1111),任黄龙府知府,改东北路统军使,又上书说:“我的治所与女真接壤,观察其行为,志向不小。应当在他们发动之前,派兵攻打它。”奏章几度呈上,皇上不听。及至金兵前来犯,
战于宁江州,兀纳的孙
移敌蹇战死,兀纳退逃
城。留下属吏防守,自己率三百骑渡混同江西行,府城便陷落了。后来与萧敌里在长泺拒战金兵,因兵败免官。五年(1115),天祚亲征,兀纳殿后,又失败了。数日之后便与百官
朝见,授为上京留守。六年(1116),耶律章
叛
,前来
攻京城,兀纳发放府库钱
赏赐士卒,晓谕他们以顺逆之理,修缮城池,拼死拒战。章
一无所获便离开了。因功授副元帅,不久任契丹都
使。
当初,天祚尚未即位时,兀纳多次因为直言拂逆了其心意。待到即位,贬兀纳为辽兴军节度使,守太傅。因佛殿小底王华诬陷兀纳借用内府犀角,诏令审讯他。兀纳上奏说:“我在先朝时,诏令准予每天取用十万钱作为私下费用,我不曾胡
取用一钱,难
会借用犀角吗?”天祚更加恼怒,褫夺其太傅官职,降为宁边州刺史,不久,改任临海军节度使。
论曰:兀纳当宗昏惑之会,拥佑皇孙,使乙辛
计不获复逞,而辽祚以续,比之屋质立穆宗,非溢
也。俨以俊才莅政,所至有能誉,纂述辽史,
一代治
,亦云勤矣,但其固
,不能以礼正家,惜哉。刘伸三为大理,民无冤抑,一登
,上下兼裕,至与耶律玦并称忠直,不亦宜乎!
兀纳材魁梧,庄严持重,擅长骑
。清宁初,其兄图独因事
京朝见,
宗问族人中谁人可以任用,图独回答说是兀纳,皇上补兀纳为祗候郎君。迁任近侍敞史、护卫太保。
分译文
大康初,任北院宣徽使。当时乙辛已经陷害了太,于是称宋魏国王和鲁斡之
耶律淳可以立为太
,群臣无人敢言,只有兀纳及夷离毕萧陶隗劝谏说:“放弃嫡孙不立,这是把国家给予别人。”皇上犹豫不决。五年(1079),皇上
猎,乙辛请求留下皇孙,皇上想听从。兀纳奏
“:我私下听说皇上
游,准备留下皇孙,倘若保护者不称职,恐怕会生变故。果真要留下,我请求侍从皇孙左右。”皇上领悟,命令皇孙从行。从此,皇上开始怀疑乙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