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遵勖,字益诫,涿州范人。重熙十九年登
士第,调儒州军事判官,累迁枢密院副承旨。咸雍三年,为宋国贺正使;还,迁都承旨。天下之事,丛于枢府,簿书填委。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剖决如
,敷奏详
。上嘉之。奉诏征
逋钱,得四十余万缗,拜枢密直学士,改枢密副使。大康初,参知政事,徙知枢密院事,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拜南府宰相。耶律乙辛诬皇太
,诏遵勖与燕哥
其事,遵勖不敢正言,时议短之。寻拜北府宰相。大安中暴卒,年五十六。赠守司空,谥康懿。
晦,终昭文馆直学士。
棠练达朝政,临事不怠,在政府修明法度,有声。
王棠,涿州新城人。博古善属文。重熙十五年擢士。乡贡、礼
、廷试对皆第一。累迁上京盐铁使。或诬以贿,无状,释之。迁东京
使。大康二年,辽东饥,民多死,请赈恤,从之。三年,
为枢密副使,拜南府宰相。大安末,卒。
当时有隶属于鹰坊之人,以张网捕鸟为名,扰为害百姓田地。时间久了,百姓无法忍受。公鼎向上申奏,
宗当即下令禁止。适逢公鼎上朝,大臣们告知皇上嘉许采纳其意见,公鼎说:“一郡获得安宁,实在幸甚;别的郡像这
事也很多,希望能将恩赐平均于天下。”皇上从之。迁任长
州钱帛都提
。皇上到
,当地酋长
例要从州里借钱,公鼎说“:怎么能断了官府用度,来曲从私情?”加以拒绝。听到许多怨恨咒骂的话,公鼎说:“这是我的职守,不敢荒废。”不久拜为大理卿,平反了很多冤案。
人望有守,喜怒不形,未尝附丽求
。初除执政,家人贺之。人望愀然曰:“得勿喜,失勿忧。抗之甚
,挤之必酷。”其畏慎如此。
暴,民畏如虎。人望假以辞,
令发其事,黥
之。是岁诸
饥乏,惟人望所治粒
不阙,路不鸣桴。遥授彰义军节度使。迁中京度支使,始至,府廪皆空;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繦。徙左散骑常侍,累迁枢密直学士。未几,拜参知政事,判南京三司使事。时钱粟
纳之弊,惟燕为甚。人望以缣帛为通历,凡库
,皆使别籍,名曰“临库”
人黠吏莫得轩轾,乃以年老扬言
路。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逾年,天祚手书“宣
宣徽”四字诏之。既至,谕曰:“以卿为老,误听也。”遂拜南院枢密使。人不敢
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如曹勇义、虞仲文尝为
人所挤,人望推荐,皆为名臣。当时民所甚患者,驿递、
、旗鼓、乡正、厅隶、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人望使民
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久之请老,以守司徒、兼侍中致仕。卒,谥曰文献。
大公鼎,渤海人,其先祖著籍于辽率宾县。统和年间,皇上迁徙辽东豪
大
以填充中京,于是定居于大定。曾祖大忠,为礼宾使。父大信,任兴中主簿。
论曰:孟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司牧者当如何以尽心。公鼎奏罢完堤役以息民,拒公主假贷以守法,单骑行郡,化盗为良,庶几召、杜之
。文知易州,雨暍应祷,蝗不为灾。人望为民不避囚系,判度支,公私兼裕,亦卓乎未易及已。铎鲁斡吏畏民
,杨遵勖决事如
,真能吏哉!
天祚即位,公鼎历任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任东京使。当时盗贼杀了留守萧保先,初时贪图其财
,杀他以后
分译文
耶律铎鲁斡,字乙辛隐,季父房之后。廉约重义。重熙末,给事诰院。咸雍中,累迁同知南京留守事。被召,以民恳留,乃赐诏褒奖。大康初,改西南面招讨使,为北面林牙,迁左夷离毕。大安五年,拜南府宰相。寿隆初,致仕,卒。
公鼎幼时端庄诚实,成年后好学。咸雍十年(1074),中士,调任沈州观察判官。当时辽东下雨伤害了庄稼,北枢密院大举征发濒河住
之男丁以修治堤防。有司接旨后觉得十分严厉
急,只有公鼎说:“边境要地刚刚安宁,又大兴徭役,这不是利国便农之
。”于是上疏奏说此事。朝廷依从了他,停止征发劳役,而河
也没有酿成灾害。沿河千里的百姓无不
欣鼓舞。改任良乡县令,减省徭役,致力于农桑,修建孔
庙和庙内学校,
民顺服归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
铎鲁斡所至有声,吏民畏。及退居乡里,
普古为乌古
节度使,遣人来迎。既至,见积委甚富。谓普古曰:“辞亲
仕,当以裕国安民为事。枉
欺君,以苟货利,非吾志也。”命驾而归。普古后为盗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