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尼俗士,自前多有舍、烧臂、炼指、钉截手足、带铃挂灯、诸般毁坏
、 戏
、符禁左
、妄称变现还魂坐化、圣
圣灯妖幻之类,皆是聚众眩惑
俗, 今后一切止绝。如有此
人,仰所在严断,递
边远,仍勒归俗,其所犯罪重者, 准格律
分。每年造僧帐两本,其一本奏闻,一本申祠
,逐年四月十五日后,勒 诸县取索
界寺院僧尼数目申州,州司攒帐,至五月终已前文帐到京,僧尼籍帐内 无名者,并勒还俗。其巡礼行脚,
往来,一切取便。
诸府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仰停废,所有 功德佛像及僧尼,并腾并于合留寺院内安置。天下诸县城郭内,若无敕额寺院,只 于合停废寺院内,选功德屋宇最多者,或寺院僧尼各留一所,若无尼住,只留僧寺 院一所。诸军镇坊郭及二百
已上者,亦依诸县例指挥。如边远州郡无敕额寺院
, 于停废寺院内僧尼各留两所。今后并不得创造寺院兰若。王公戚里诸
节刺已下, 今后不得奏请创造寺院及请开置戒坛。男
女
如有志愿
家者,并取父母、祖父 母
分,已孤者取同居伯叔兄
分,候听许方得
家。男年十五已上,念得经文一 百纸,或读得经文五百纸,女年十三已上,念得经文七十纸,或读得经文三百纸者, 经本府陈状乞剃
,委录事参军本判官试验经文。其未剃
间,须留发髻,如有私 剃
者,却勒还俗,其本师主决重杖勒还俗,仍
役三年。两京、大名府、京兆府、 青州各
置戒坛,候受戒时,两京委祠
差官引试,其大名府等三
,只委本判官 录事参军引试。如有私受戒者,其本人、师主、临坛三纲、知事僧尼,并同私剃
例科罪。应合剃
受戒人等,逐
闻奏,候敕下,委祠
给付凭由,方得剃
受戒。 应男女有父母、祖父母在,别无兒息侍养,不听
家。曾有罪犯,遭官司刑责之人, 及弃背父母、逃亡
婢、
人细作、恶逆徒党、山林亡命、未获贼徒、负罪潜窜人 等,并不得
家剃
。如有寺院辄容受者,其本人及师主、三纲、知事僧尼、邻房 同住僧,并仰收捉禁勘,申奏取裁。
八月癸卯,兵尚书张昭、太常卿田
等奏,议减祠祭所用牺牲之数,由是圜 丘、方泽及太庙即用太牢,余皆以羊代之。丁未,中书侍郎、平章事、判三司景范 罢判三司,加银青光禄大夫,依前中书侍郎、平章事,
封开国伯;以枢密院承旨 张
权判三司。辛亥,诏:“今后应有病患老弱
,并送同州沙苑监、卫州牧
监, 就彼
草,以尽饮龁之
。”庚
,太
太师致仕赵晖卒。乙丑,诏曰:“今后诸
祠祭,应有牲牢、香币、馔料、供
等,仰委本司官吏躬亲检校,务在
至。行 事仪式,依附《礼经》,大祠祭合用乐者,仍须祀前教习。凡关祀事,宜令太常博 士及监察御史用心
检,稍或因循,必行朝典。”
六月己酉,以曹州节度使韩通充西南面行营都虞候。丙辰,以亳州防御使陈思 让为邢州留后。庚申,诏:“两京及诸府州,不得奏荐留守判官、两使判官、少 尹、防御团练军事判官,如是随幕已曾任此职者听奏。防御团练刺史州,各置推官 一员。”辛酉,废景州为定远军。癸亥,以前延州节度使袁鳷为沧州节度使,以前 邢州节度使田景咸为邓州节度使。
九月丙寅朔,诏禁天下铜,始议立监铸钱。癸未,以太
宾客赵上
为吏
侍郎,以吏
侍郎于德辰、司徒诩并为太
宾客。乙酉,诏文武百僚,今后遇天清 节,依近臣例各赐衣服。辛卯,西南面招讨使王景,
送所获西川军校姜晖已下三 百人至阙。甲午,潞州
送先
是岁,诸供到帐籍,所存寺院凡二千六百九十四所,废寺院凡三万三百三十 六,僧尼系籍者六万一千二百人。戊寅,以刑
侍郎边光范为
侍郎,以前御史 中丞裴巽为刑
侍郎。己卯,刑
员外郎陈渥赐死,坐检齐州临邑县民田失实也。 渥为人清苦,临事有守,以微累而当极刑,时论惜之。戊
,以沙州留后曹元忠为 沙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丙申,礼
侍郎窦仪奏,请废童
、明经二科 及条贯考试次第,从之。
秋七月丁卯朔,以凤翔节度使王景兼西南面行营都招讨使,以宣徽南院使、镇 安军节度使向训兼西南面行营都监。戊辰,太太傅、鲁国公和凝卒。
释氏贞宗,圣人妙,助世劝善,其利甚优。前代以来,累有条贯,近年已降, 颇紊规绳。近览诸州奏闻,继有缁徒犯法,盖无科禁,遂至尤违,私度僧尼,日增 猥杂,创修寺院,渐至繁多,乡村之中其弊转甚。漏网背军之辈,苟剃削以逃刑; 行
为盗之徒,托住持而隐恶。将隆教法,须辨否臧,宜举旧章,用革前弊。
二州, 已于今月一日领军由大散关路军次。”先是,晋末契丹
晋,秦州节度使何建以 秦、成、阶三州
蜀,蜀人又取凤州。至是,秦、凤人
怨蜀之苛政,相次诣阙, 乞举兵收复旧地,乃诏景与宣徽南院使向训率师赴焉。《东都事略-王溥传》:世 宗将讨秦、凤,溥荐向拱,遂平之。世宗因宴酌卮酒赐之,曰:“成吾边功,卿择 帅之力也。”甲戌,诏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