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始兴王浚当镇湘州,以仲文爲司。浚不之任,仍除南 梁太守,司
如故。于时领军刘湛协附大将军彭城王义康,而 与仆
殷景仁隙。凡朝士游殷氏者,不得
刘氏之门,独仲文 游二人间,密尽忠于朝廷。景仁称疾不朝见者历年,文帝常令 仲文衔命去来,湛不疑也。
后爲彭城王义康骠骑主簿,未就,徙爲丹丞。既未到府, 疑于府公礼敬,下礼官博议。中书侍郎裴松之议曰:“案
秋 桓公八年,祭公逆王后于纪。公羊传曰:‘女在国称女,此其 称王后何?王者无外,其辞成矣。’推此而言,则仲文爲吏之
,定于受敕之日矣。名
既正,则礼亦从之,安可未到废其 节乎?宜执吏礼。”从之。
登之字元龙,悦族弟也。曾祖冰,晋司空。祖蕴,广州刺 史。父廓,东太守。
义康蕃,湛伏诛,以仲文爲尚书吏
郎,与右卫将军沈 演之俱参机密。历侍中、吏
尚书,领义
王师。内外归附, 势倾朝野。仲文爲人
急不耐烦,宾客诉非理者,忿骂形于辞
。素无术学,不爲衆望所推。
好洁,士大夫造之者,未
辄令人拭席洗床。时陈郡殷冲亦好净,小史非净浴新衣,不 得近左右,士大夫小不整洁,每容接之。仲文好洁反是,每以 此见讥。
仲文事如丘山,若纵而不纠,复何以爲政。晋武不爲明主, 断鬲令事,遂能奋发,华廙见待不轻,废锢累年,后起改作城 门校尉耳。若言仲文有诚于国,未知的是何事,政当云与殷景 仁不失其旧,与刘湛亦复不疏。且景仁当时意事,岂复可蔑, 纵有微诚,复何足掩其恶。贾充勋烈,晋之重臣,虽事业不称, 不闻有大罪,诸臣说,便即远
。陛下圣叡,反更迟迟于此。 仲文
上之衅,既自过于范晔,所少贼一事耳。伏愿
加三思。 试以诸声传普访诸可顾问者,群下见陛下顾遇既重,恐不敢苦 侵伤,顾问之日,宜布嫌责之旨。若不如此,亦当不辨有所得 失。时仲文自理不谙台制,令史并言停外非嫌。帝以小事不足 伤大臣,尚之又陈:
又仲文请急还家,吏令史钱泰、主客令史周伯齐
仲文 宅谘事。泰能弹琵琶,伯齐善歌,仲文因留停宿。尚书制,令 史谘事不得宿停外,虽八座命亦不许,爲有司所奏。上于仲文 素厚,将恕之,召问尚书右仆
何尚之,
陈仲文得失,奏言:
晦拒王师,登之留守,登之不许。晦败,登之以无任免 官禁锢还家。何承天戏之曰:“因祸爲福,未必皆知。”登之 曰:“我亦几与三竖同戮。”承天爲晦作表云:“当浮舟东下, 戮此三竖。”故登之爲嘲。
仲远,初爲宋明帝府佐。废帝景和中,明帝疑防,宾客 故人无到门者,唯仲远朝谒不替。明帝即位,谓曰:“卿所谓 疾风知劲草。”自军录事参军擢拜太
中庶
,卒于豫章太守。 赠侍中。登之弟仲文。
后爲司徒长史、南东海太守。府公彭成王义康专览政事, 不自下厝意。而登之
刚,每陈己志,义康不悦,
爲吴郡 太守,以赃货免官。后拜豫章太守,征爲中护军,未拜卒。
仲文位广平太守,兄登之爲谢晦长史,仲文往省之。时晦 权重,朝士并加敬,仲文独与抗礼。
令史向仲文说不得停
领选既不缉衆论,又颇通货贿,用少府卿刘锡爲广州刺 史,
锡至镇,饷白檀牵车,常自乘焉。或以白文帝,帝见问 曰:“
锡饷卿小车,装饰甚丽,有之乎?”仲文惧起谢。
登之少以济自立,初爲宋武帝镇军参军,预讨桓玄功, 封曲江县五等男。累迁新安太守。谢晦爲荆州刺史,请爲长史、 南郡太守,仍爲卫军长史。登之与晦俱曹氏婿,名位本同,一 旦爲之佐,意甚不惬。到厅笺唯言“即日恭到”,初无
谢之 言。每
觐见,备持箱
几席之属,一
不
,则不肯坐。尝 于晦坐诵西征赋云:“生有修短之命,位有通
之遇。”晦虽 恨而常优容之。
初,刘毅家在京,酷贫,尝与乡曲士大夫往东堂共
, 时悦爲司徒右长史,要府州僚佐
东堂,毅已先至,遣与悦相 闻曰:“
并贫踬,营一游甚难。君如意人,无
不可爲适, 岂不能以此堂见让。”悦素豪,径前不答。毅语衆人并避,唯 毅留
如故。悦厨馔甚盛,不以及毅,毅既不去,悦甚不
。 毅又相闻曰:“
今年未得
鹅,岂能以残炙见惠。”悦又不 答。至是,毅表解悦都督、将军官,以刺史移镇豫章。以亲将 赵恢领千兵守寻
,建威府文武三千人悉
毅将府,
相挫辱。 悦不得志,疽发背,到豫章少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