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陈书 > 卷二十三(3/5)

卷二十三(3/5)

势熏灼,物议咸忌惮之。寻徙为 中书令,将军如故。中令清简无事,或云徵有怨言,事闻后主,后主大怒,收夺人 马,将诛之,有固谏者获免。

祯明三年,隋军济江,后主以徵有干用,权知中领军。徵日夜勤苦,备尽心力, 后主嘉焉,谓曰“事宁有以相报”及决战于钟山南岗,敕徵守宫城西北大营,寻 令督众军战事。城陷,随例入关。

徵美容仪,有口辩,多所详究。至于士流官宦,皇家戚属,及当朝制度,宪章 仪轨,户口风俗,山川土地,问无不对。然性颇便佞进取,不能以退素自业。初拜 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 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徵不修廉隅, 皆此类也。隋文帝闻其敏赡,召见顾问,言辄会旨,然累年不调,久之,除太常丞。 历尚书民部仪曹郎,转给事郎,卒,时年六十七。子翼,治《尚书》,官至司徒属、 德教学士。入隋,为东宫学士。

史臣曰:宗元饶夙夜匪懈,济务益时。司马申清恪在朝,攻苦立行,加之以忠 节,美矣。毛喜深达事机,匡赞时主。蔡徵聪敏才赡,而擅权自踬,惜哉!

译文

宗元饶,南郡江陵人。少年时好学,以孝敬长辈闻名。任官于梁代,初任本州主簿,改任征南府行参军,又转任外兵参军。到司徒王僧辩幕府初建,宗元饶与沛国刘师知同为主簿。高祖受禅,任晋陵令。入为尚书功论郎。出使齐回还,任廷尉正。改任太仆卿,领本邑大中正,中书通事舍人。不久转廷尉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此时高宗初就位,军事国事繁多,事无巨细,都要咨询他,台省认为他称职。

改任御史中丞,知五礼事。此时合州刺史陈衰贪污名声恶劣,派人在河中小洲收鱼,又在六郡讨米,百姓极为受苦。元饶弹劾上奏道:“臣听闻,竖起绘有鸟的旗访求百姓病苦,实是寄于廉洁平等,撩帷帐安置隐者,本以此体现仁爱宽恕。如果贪污放肆,征收赋税没有限度,天网虽疏,这方面也不能漏。钟陵县开国侯、合州刺史陈衰,凭藉幸运,预先逢着提拔,爵位由皇恩赐舆,官位又私下加给,无德无功,纯粹是不干事而享受荣华富贵。谯、肥之地,长久沦陷,非我之所,皇威用武力收复,众人仰慕仁义之风。新邦用轻,更待宽惠,应在此统治,对它的寄望尤其重。于是便降下恩惠,将祖宗之行宣教于室,亲自承受规矩教诲,凡事等待言辞提醒。虽然平时确实没有内蓄廉洁之心,但禀承这些严训,可以励精图治。可是他却擅自征收赋敛,专门肆意贪图掠取,求粟米不止,其行为同王沉出赈相比要惭愧,他征收鱼没有限制,与羊续为官廉洁更不同,必须置他以严律,才能使宪法严明。臣等参议,请依照皇旨免去陈衰所应再任之官职,凡应禁锢及以后降职等,都一律按照免官之法。”皇上允准元饶的上奏。吴兴太守武陵王伯礼,豫章内史南康嗣王方泰,均骄横放肆,元饶一并上奏,他们都被削职罢官。

元饶性格公正平和,善于持法,熟悉过往之事,治事明练,官吏中有犯法、政事不便于民、以及于名教不足的,他都会随事而纠正,于事多有裨益。改任贞威将军、南康内史,以俸禄三千余斗米帮助百姓交赋税,慰问老年人,拯救缺食之人,百姓极为信赖他。以考核成绩最佳而入朝,韶令加散骑常侍、荆雍湘巴武五州大中正。接着以本官重领尚书左丞。又为御史中丞。历任左民尚书、右卫将军、领前将军,改任吏部尚书。太建十三年死,其时六十四岁。韶赠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官府供给丧事所需。

【1】【2】【3】【4】【5】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