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纟戾绶,增班剑为六十人,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奏不名。
玄将出居姑孰,访之于众,王谧对曰:“《公羊》有言,周公何以不之鲁?欲 天下一乎周也。愿静根本,以公旦为心。”玄善其对而不能从。遂大筑城府,台馆 山池莫不壮丽,乃出镇焉。既至姑孰,固辞录尚书事,诏许之,而大政皆谘焉,小 事则决于桓谦、卞范之。
自祸难屡构,干戈不戢,百姓厌之。思归一统。及玄初至也,黜凡佞,擢俊贤, 君子之道粗备,京师欣然。后乃陵侮朝廷,幽摈宰辅,豪奢纵欲,众务繁兴,于是 朝野失望,人不安业。时会稽饥荒,玄令赈贷之。百姓散在江湖采稆,内史王愉悉 召之还。请米,米既不多,吏不时给,顿仆道路死者十八九焉。玄又害吴兴太守高 素、辅国将军竺谦之、谦之从兄高平相朗之、辅国将军刘袭、袭弟彭城内史季武、 冠军将军孙无终等,皆牢之之党,北府旧将也。袭兄冀州刺史轨及宁朔将军高雅之、 牢之子敬宣并奔慕容德。玄讽朝廷以己平元显功,封豫章公,食安成郡地方二百二 十五里,邑七千五百户;平仲堪、佺期功,封桂阳郡公,地方七十五里,邑二千五 百户;本封南郡如故。玄以豫章改封息升,桂阳郡公赐兄子浚,降为西道县公。又 发诏为桓温讳,有姓名同者一皆改之,赠其母马氏豫章公太夫人。元兴二年,玄诈 表请平姚兴,又讽朝廷作诏,不许。玄本无资力,而好为大言,既不克行,乃云奉 诏故止。初欲饰装,无他处分,先使作轻舸,载服玩及书画等物。或谏之,玄曰: “书画服玩既宜恆在左右,且兵凶战危,脱有不意,当使轻而易运。”众咸笑之。
是岁,玄兄伟卒,赠开府、骠骑将军,以桓脩代之。从事中郎曹靖之说玄以桓 脩兄弟职居内外,恐权倾天下,玄纳之,乃以南郡相桓石康为西中郎将、荆州刺史。 伟服始以公除,玄便作乐。初奏,玄抚节恸哭,既而收泪尽欢,玄所亲仗唯伟,伟 既死,玄乃孤危。而不臣之迹已著,自知怨满天下,欲速定篡逆,殷仲文、卞范之 等又共催促之,于是先改授群司,解琅邪王司徒,迁太宰,加殊礼,以桓谦为侍中、 卫将军、开府、录尚书事,王谧散骑常侍、中书监,领司徒,桓胤中书令,加桓脩 散骑常侍、抚军大将军。置学官,教授二品子弟数百人。又矫诏加其相国,总百揆, 封南郡、南平、宜都、天门、零陵、营阳、桂阳、衡阳、义阳、建平十郡为楚王, 扬州牧,领平西将军、豫州刺史如故,加九锡备物,楚国置丞相已下,一遵旧典。 又讽天子御前殿而策授焉。玄屡伪让,诏遣百僚敦劝,又云:“当亲降銮舆乃受命。” 矫诏赠父温为楚王,南康公主为楚王后。以平西长史刘瑾为尚书,刁逵为中领军, 王嘏为太常,殷叔文为左卫,皇甫敷为右卫,凡众官合六十余人,为楚官属。玄解 平西、豫州,以平西文武配相国府。
新野人庾仄闻玄受九锡,乃起义兵,袭冯该于襄阳,走之。仄有众七千,于城 南设坛,祭祖宗七庙。南蛮参军庾彬、安西参军杨道护、江安令邓襄子谋为内应。 仄本仲堪党,桓伟既死,石康未至,故乘间而发,江陵震动。桓济之子亮起兵于罗 县,自号平南将军、湘州刺史,以讨仄为名。南蛮校尉羊僧寿与石康共攻襄阳,仄 众散,奔姚兴,彬等皆遇害。长沙相陶延寿以亮乘乱起兵,遣收之。玄徙亮于衡阳, 诛其同谋桓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