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水经注 > 卷十九(10/10)

卷十九(10/10)

。按《 史记》 ,秦献公二年(前383 ) ,在栋阳建城,从雍迁居到那里,十八年(前367 ) ,这里天降金雨。项羽把这里封给司马欣,号为塞王。按《 汉书》 ,高帝攻下关中才建都于此,就是王莽的师亭。后汉建武二年(26 ) ,把这里封给漂骑大将军景丹,立为侯国。景丹谦让,世祖说:做人有了荣华富贵而不回家乡,正如枉穿了漂亮的锦缎在黑夜里行走一样,所以把这桑梓之地封给你。白渠又往东流经秦孝公陵北,又往东南流经居陵城北、莲芍城南,又往东流,注入金氏破,最后往东南注入渭水。所以《 汉书- 沟恤志》 说:白渠首端起于谷口,终端流人栋阳,现在此渠也已无水了。

又往东流过郑县北边,渭水又往东流经峦都城北边,就是旧时的蕃邑,殷契就住在那里。《 世本》 说:契居于蕃。阐胭说:蕃在郑的西边。这样说来,那就是现在的峦城了。民间称为赤城,水叫赤水,都不对。符健入秦,守住此城抵抗杜洪。小赤水就是《 山海经》 的灌水,发源于石脆之山,在孤柏原西面往北流经萧加谷,又往东北流,与禺水汇合。禺水发源于英山,北流与招水相汇合,往西北乱流注入灌水。灌水又北流注入渭水。渭水又东流,西石桥水发源于南方的马岭山,积石山盘踞于水东,丽山对峙于水西,源泉自山上直通而下,泻为数十条瀑布,山与华山连成一体。水往北流经郑城西边。水上原来有桥,虽然早已坍毁,但遗迹还在。此桥东距郑城十里,所以人们以桥为水名。水往北流,注入渭水,阐驹称为新郑水。渭水又往东流经郑县旧城北边。按《 史记》 ,秦武公十年(前688 )立县,这地方原来是郑桓公姬友的食邑。《 汉书》 薛攒《 注》 说:周从穆王以后就建都于西郑,不可能封给桓公。幽王既已败亡,貌、浍也都被灭不,迁居到那里,建都于郑父之丘的,就是郑桓公。没有封于京兆的说法。我查过司马迁的《 史记》 ,参考过《 春秋》 、《 国语》 、《 世本》 的说法,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 ) ,封异母弟姬友于郑。此外,《 春秋》 、《 国语》 都说桓公是周的司徒,因王室将乱,和史伯商议策划,把金库里所藏的钱帛货财寄存于貌、浍之间。幽王在戏水被杀,郑桓公也死了。平王东迁,郑武公辅佐王室,灭了貌、浍,兼并了两国的土地。所以周桓公对平王说:我们周室东迁,是依靠着晋、郑的。于是改封给两国。《 左传》 :隐公十一年(前712 ) ,郑伯对公孙获说:我祖先的新都在这里,能与许相争吗?这里是指新郑说的。但班固、应韵、郑玄、皇甫谧、户裴倾、王隐、阐胭等作者,都以为西郑是姬友的初封之地,这些都比薛攒独家的说法来得可靠。不应违背正史而以一些私家的记载为依据。赤眉樊崇在城北设坛,祭祀城阳景王,把右校卒史刘侠卿的放牛娃盆子尊奉为帝。盆子十五岁,披发赤脚,给他准备了红单衣、红头巾、绣花鞋。他看到许多人拜他,害怕得要哭了。于是建王朝,立年号。月余后他乘着白盖小车,与樊崇及随从的尚书一人,向郑而去,北渡渭水,就是这地方。城南山北有五部神庙,朝东南向着华岳;庙前有碑,是后汉光和四年(181 )郑县县令河东裴毕一一字君先-一所立。渭水又东流,与东石桥水汇合。这条水就是从前的沈水,发源于南方的马岭山,往北流经武平城东边。按《 地理志》 ,左冯诩有武城县,就是王莽的桓城。石桥水又流经郑城东边,水上有古石桥。《 述征记》 说郑城东西两边十四里都有石桥,此桥就是其中一座。又往北流经沈阳城北,注入渭水。据《 汉书- 地理志》 ,左冯姗有沈阳县― 王莽改名为制昌― 是以水命名的。渭水又东流,有敷水注入。敷水发源于南边石山的敷谷,往北流经告平城东边。据老人们相传,说是武王伐封,在这里祭天,祝告天下太平_,所以城就得了告平的名字,事实如何不大清楚。敷水又往北流经集灵宫西边。《 地理志》 说:华阳县有集灵宫,武帝建,所以张超《 华岳碑》 说:汉武帝仰慕此山神灵,就在山后建宫。敷水又北流注入渭水。渭水又东流,有粮余水注入。粮余水发源于南方的粮余山北麓,北流注入渭水,俗称宣水。渭水又东流,汇合了黄酸之水,世人称为千渠水,发源于南方的升山,北流注入渭水。渭水又往东流经平舒城北边,城濒渭水之滨,城墙一半已经崩塌淹水,南边是通衙大道。从前秦始皇将死时,江神驾着素车白马,途经华山之下,把璧送回华阴平舒道,说道:请替我带给镐池君。使者把璧送去,原来是二十八年(前219 )渡江时所沉的璧。平舒城就是江神送璧归还的地方。渭水北岸就是怀德县的边界。城在渭水以北、沙苑以南,就是怀德县旧城。人们称为高阳城,这不对。《 地理志》 说:《 禹贡》 北条荆山在南,山下有荆渠,就是夏禹铸九鼎的地方。王莽改县名为德骥。渭水又往东流经长城北边,有长涧水注入。长涧水发源于南方的太华山,沿着长城东侧北流,注入渭水。据《 史记》 ,秦孝公元年(前361 ) ,楚、魏与秦接界,魏从郑开始,沿着洛水之滨修筑长城。

又往东流过华阴县北边,

洛水流入华阴县,阐胭以为是漆沮之水。《 曹瞒传》 说:曹操.与马超隔着渭水,每次渡渭水,就受到马超骑兵的冲击。那地方多沙,不能筑城。娄子伯说:现在天气很冷,可以堆沙浇水造城,一夜之间就可以筑成了。于是曹操做了许多绢袋来堵水,夜里汲水造城,到了天明,城就在水边赫然耸立起来了。渭水流经华阴县老城北边,这就是《 春秋》 的阴晋。秦惠文王五年(前333 ) ,改名宁秦;汉高帝八年(前199 ) ,改名华阴,就是王莽的华坛。县里有华山,《 山海经》 说:山高五千初,好像斧削而成,四面呈方形,远远望去却又像花,西南边有小华山。韩子说:秦昭王叫工匠用钩梯登上华山,用节柏的树心做成博箭,长八尺,棋长八寸。在上面刻道:昭王曾与天神在此博奕。《 神仙传》 说:中山卫叔卿曾乘云车、驾白鹿,去见汉武帝。武帝将把他当差役使用,卫叔卿不发一言就走了。武帝后悔,去寻他的儿子度世,要他把他父亲追回来。度世登上华山,看见他父亲和几人在岩头玩博戏,叫他回去。华山峰峦层沓,秀色映于云霄,所以能蕴藏灵异之气。山上有二泉,向东西两面分流,每逢山雨涝沱,山洪猛涨,瀑布也腾空飞洒,向山下奔泻。山中有汉文帝庙,庙前有石网和几块石碑,其中一块是建安年间(196 -220 )所立;载汉镇远将军段偎重修祠堂;碑文是汉给事黄门侍郎张艇所作,并由张艇亲自书写。文帝又刻了二十余字。这两种题刻都还在,海内享有盛名。又刻了侍中司隶校尉钟添、弘农太守母丘俭姓名,宽六行,书法酣畅淋漓,匀称优美。太康八年(287 )弘农太守河东卫叔始、华阴县令河东裴仲询大力修筑坛庙,道路两旁都种上翠柏,直通到山北。关于这件事,在永兴元年(304 )华百石所立碑中有所记载。渭水又东流,有沙渠水注入。沙渠水发源于南山,往北流,又往西北流入长城,长城从华山往北直通到河水。《 华岳铭》 说:秦晋争祠,筑城立于祠左。郭著《 述征记》 指证魏造的长城在后面,不可能在这里,这说法却不对。渠水又北流,注入渭水。《 三秦记》 说:长城北有平原,广裹数百里,居民从井里汲水,在窑洞里居住,井深五十尺。渭水又往东流经定城北边。《 西征记》 说:城因平原而建立。《 述征记》 说:定城离渔关三十里,道路两边各有一城。渭水又东流,有泥泉水注入。’泥泉水发源于南山灵谷,北流注入渭水。渭水又东流,汇合了沙渠水,也就是符禺之水,发源于南方的符石。又流经符禺之山,北流注入渭水。

往东流注人河水。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