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几条山泉一起流出,往东流经永仁三堆南面,又往东流经沙川,人们称为沙水,流经山符垒北面,又往东流经沙亭南面,这就是旧时的养阴里。司马彪《 郡国志》 说:襄城有养阴里。京相潘说:养阴里在襄城邦县西南。养是水名。民间把这条水称为沙水,因而也把养阴里称为沙城,这是不对的。
此外,此城座落在水北,却以阴为地名,这更令人困惑不解了。然而,当时许多流民杂户杂居在这里,耕种时,开沟引水,位置常有移动,使得这一带沟渠面貌、河道形状发生改变,因此后世学者也弄不清楚了。养水又在右边汇合了茧沟水。荃沟水发源于沛公垒以西约六十步。汉高祖入关时,出征是从这里经过的,因此取名为沛公垒。董沟水往东北流,注入养水。养水又往东北流,注入东长湖,然后乱流注入汝水。汝水又流经郊县老城南面。《 春秋》 :昭公十九年(前523 ) ,楚国令尹子瑕所筑。傲水在这里注入。傲水发源于鲁阳县的将孤山,往东南流。许慎说:傲水发源于南阳郡鲁阳县,流入父城。傲字偏旁从水,音敖。吕忱《 字林》 也说傲水在鲁阳。傲水往东流进父城县后,与桓水汇合。桓水发源于鲁阳北山,有两个源头,在贾复城汇合成一条,流经贾复城北面。此城是贾复南下攻哪时所筑。民间音讹,称为寡妇城,水称寡妇水。这条水有时会干涸,因此有枯渠之称。水往东北流到父城县北面,向右边注入傲水,乱流往东北到郑县注入汝水。汝水又往东南流,在左边汇合了蓝水,蓝水发源于阳翟县重岭山,往东南流经纪氏城西面,有层台,称为纪氏台。《 续汉书》 说:世且亲自西征,当时盗贼群起,郊县县令冯妨被盗贼延哀所攻,力竭计穷。这时光武帝驾临纪氏,群贼自动投降,就是这地方,约在邦城东北十余里。蓝水又往东南流经黄阜东面,然后南流注入汝水。汝水又往东南流,与白沟水汇合。百沟水发源于夏亭城西面,又往南流经龙城西面。龙城西北,就是摩破,纵宽约十五里。魏青龙元年(233 ) ,郊县的摩破有龙出现,明帝去破湖观龙,于是把摩破改名为龙破,把城称为龙城。水又往南注入汝水。汝水往东南流,与龙山水汇合。龙山水发源于龙山的龙溪,傍着父城县老城东面往北流。从前楚平王大兴土木修筑城父城,打算让太子建居住。所以杜预说:几城父城就是襄城的父县城。冯异据有此城,投降世祖,以报答他在巾车乡开释之恩。“龙山水又往东北流,汇合了两条水,这两条水都发源于龙山,北流注入龙山水。龙山水又往东北流,注入汝水。汝水又往东南流经襄城县老城南面。王隐《 晋书- 地道记》 说:此城是楚灵王所筑。刘向《 说苑》 说:襄城君刚受封的那天,穿着翠绿色的衣服,戴着玉佩,徘徊在流水上,就是指此水。楚国大夫庄辛曾在此劝说过他,后来就在这里设县。吕后元年(前187 ) ,把孝惠帝后宫所生的儿子义封在这里,立为侯国,王莽改名为相成。黄帝曾在襄城郊野遇见一个牧童,所以秘叔夜的赞里说:黄帝倦游四方,奇事往往难测,迷路时遇襄城小童,才到这里来歇息。襄城南对穿B 城,周襄王离郑,居于犯,就是此城。《 春秋》 :襄公二十六年(前547 ) ,楚军伐郑,在犯涉水而归。杜预说:楚军是在犯城下涉过汝水。晋时襄城郡的治所就在这里。京相蟠说:周襄王留居于此城,因此称为襄城。现今在城下设关。汝水又往东南流经西不羹城南面,《 春秋左传》 :昭公十二年(前530 ) ,楚灵王说:昔日诸侯因我地区偏僻遥远而畏惧晋国,今天我大兴土木,修筑陈、蔡、不羹等城,这里都各有兵车千乘,现在,诸侯难道不畏惧我吗?( (东观汉记》 说:车骑马防因为进奉参药,进宫探病很勤,以襄城羹亭一个二百五十户增封给他的侯国。说的就是此亭。汝水往东南流经繁丘城南面,然后往东南流去。
又往东南流过定陵县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