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水经注 > 卷三十(5/10)

卷三十(5/10)

山易》曰: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者是也。游水又北径祝其县故城西。《春秋经》书:夏,公会齐侯于夹多。《左传》定公十年,公及齐平,会于祝其,实夹谷也。服虔曰:地二名。王莽更之曰犹亭。县之东有夹口浦,游水左径琅邪计斤县故城之西。《地理志》曰:莒子始起于此,后徙莒,有盐官,故世谓之南莒也。游水又东北径赣榆县北,东侧巨海,有秦始皇碑在山上,去海百五十步,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则三尺,所见东北倾石,长一丈八尺,广五尺,厚三尺八寸,一行十二字。游水又东北径纪鄣故城南。《春秋》昭公十九年,齐伐莒,莒子奔纪鄣。莒之妇人,怒莒子之害其夫,老而托纺焉。取其绅而夜缒,缒绝,鼓噪,城上人亦噪。莒共公惧,启西门而出,齐遂入纪。故纪子帛之国。《谷梁传》曰:吾伯姬归于纪者也。杜预曰:纪鄣,地二名。东海赣榆县东北,有故纪城,即此城也。游水东北入海,旧吴之燕岱,常泛巨海,惮其涛险,更沿溯是渎,由是出。《地理志》曰:游水自淮浦北入海。《尔雅》曰:淮别为符。游水亦枝称者也。

译文

淮水发源于南阳郡平氏县胎警山,往东北流过桐柏山,《 山海经》 说:淮水发源于余山,在朝阳东、义乡西。《 尚书》 提到在桐柏山疏导淮水。《 地理志》 说:南阳平氏县,就是王莽的平善。《 风俗通》 说:南阳平氏县的桐柏山,大复山在它的东南,是淮水的发源地。淮,是均衡的意思。《 春秋说题辞》 说:淮,就是使水势保持均衡。《 释名》 说:淮,意思是围,就是说围绕扬州北界,往东直达大海。《 尔雅》 说:淮,就是水滨。但淮水和酸水都从同一个源头流出,西流就是酸水,东流就是淮水。水在地卞潜流了三十余里,从桐柏山的大复山南麓东流而出,山口就叫阳口,水南就是复阳县。阐胭说:复阳县就是胡阳的乐乡,宣帝元康元年(前65 )设县,因位于桐柏山、大复山之南,所以称为复阳。《 东观汉记》 说:朱佑少时是孤儿,被送回复阳刘氏外公家抚养。山南有淮源庙,庙前有石碑,是南阳郭苞所立;此处还有两块碑,都是汉延熹年间(158 - 167 )的太守和县令所造,文辞粗鄙拙劣,几乎令人不能卒读。《 水经》 说:往东北流过桐柏山。淮水又往东流经义阳县。县城南对固成山,山上有水,奔泻直下数丈,波涛滚滚,倾注于山坞间,形成一口巨井,称为石泉水,北流注入淮水。淮水又流经义阳县老城南边,这是义阳郡的治所,世人称为白茅城,城呈圆形而不方正。阐胭说:晋泰(太)始年间(265 - 274 ) ,划出南阳郡东部边邑安昌、平林、平氏、义阳四县设置义阳郡,郡治在安昌城。《 太康记》 、《 晋书- 地道记》 也都有义阳郡,就以南阳属县义阳为郡名。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 ) ,把这地方封给北地都尉卫山,立为侯国,有九渡水注入。九渡水发源于鸡翅山,溪涧弯弯曲曲,沿溪有九个渡口。很像零阳的九渡水,所以也叫九渡。溪东山上有一条水,从山顶下流出,宽约数丈的急流,从几百丈的高崖一泻而下,注入深渊,远望像是飞动的白绢。涧水往下注入九渡水;九渡水又往北流,注入淮水。

往东流过江夏郡平春县北边,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