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初二年(108 ) ,把治所迁到涪城,以后又设在洛县。先前洛县城南,每逢阴雨,衙门中常常听到哭声,接连数十年之久。沛国陈宠当太守,认为这是因为乱世死人很多,尸骨暴露于野外不得安葬之故,于是就全给收葬了,哭声于是也断绝了。刘备亲自率兵攻洛,庞士元被流矢射中,死在这里。益州旧时把蜀郡、广汉、键为称为三蜀,土地肥沃,士人才智出众,在一州之中负有声望。县里有个沈乡,离江七里,是姜士游(名诗)的住处。姜诗的母亲喜欢喝江水,吃薄鱼片;他十分孝敬母亲,常常听到鸡啼就早起到上流去汲水。他的儿子姜坐打水时失足淹死,妻子怕婆婆知道悲痛,就瞒着她说出外读书去了;每年冬夏给他缝衣,实际上却投到江里。他们这种极顶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于是在他们屋边从地下涌出泉水,和江水一样甘例。姜诗有田坐落在江边,是低洼盐碱地,但经此泉浇灌后,就成为一片沃野。此外,涌泉之中天天常有一对鲤鱼出现,以供食用。这真可说是孝敬之情发自心灵深处,美德的典范百世流芳了。洛水继续南流,经过新都县。蜀有三都:指成都、广都,新都也是其中之一。洛水与发源西边绵竹县的绵水汇合,又与渝水汇合。渝水也叫娜江,又称涪水。吕忱说:又叫渝水。那么二水都与洛水相汇合了。洛水又流经键为郡牛鞠县,称为牛斡水。从前罗尚乘牛稗水东征李雄,说的就是此水。牛斡县置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 )。牛斡水又往东流经资中县,又流经汉安县,称为绵水。以上各县都利用这条水来灌溉。所以俗话说:绵、洛可以淹灌。绵水又称中水,到江阳县方山脚下入江,汇流处叫绵水口。江阳县濒二江,位于江水和洛水的汇流处。汉景帝六年(前151 ) ,将这地方封赵国宰相苏嘉,立为侯国,是江阳郡的治所。旧时的键为枝江都尉,是建安十八年(213 )刘璋所设。江中有大网和小网,暮春时节水涨,黄龙堆淹没,二网也就平了。从前世祖寒微时候,经过江阳县。他有个儿子,因为望气者说江阳有出贵儿的气象,王莽派人去找那人,结果捕杀了他。后来世祖怨恨,在县城为他立祠,并谴责当地百姓,接连几代要他们罚布。扬雄《 琴清英》 说:尹吉甫的儿子伯奇极其孝顺,因受后母诬陷而投江,身上缠满了青苔和水草。他忽然梦见水仙赠送良药,心中想拿回去奉养父母,于是就高声唱起悲歌来,船夫听到,也学着唱。尹吉甫听到船夫的歌声,觉得很像伯奇,就捧琴来弹了一曲《 子安之操》 。江水流经汉安县北。汉安县虽然处于江河和山陵之间,地势局促,但土壤特别肥沃,蚕桑鱼盐家家户户都有。江水往东流经樊石滩,又流经大附滩,接连经过两处险地。
又往东流过符县北邪东南,绍部水从符关往东北注人。
符县旧时属于麒爽的地域。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 ) ,任唐蒙为中郎将,带了一万人出巴符关。符县设置于元鼎二年(前115 ) ,就是王莽的符信。县治在安乐水汇合处。安乐水的源头南通宁州平夷郡的鳖县,往北流经安乐县边界以东,又流经符县,往北注入江水。县官赵社派遣下属先尼和,于永建元年(126 )十二月去巴郡,在成湍滩覆舟淹死。他的儿子先贤找不到他的尸体。女儿先络二十五岁,有两个儿子,都还不到五岁。到二年二月十五日,仍没有找到尸体。于是先络就乘小船到父亲溺死的地方悲哭,自己也投水了,并托梦先贤说:到二十一日我会和父亲一起出来的。到了那天,父女果然一起在江上浮出。郡县上报,为她立碑,以表扬她的孝心。至于绍部水,却没有听到过,也许是水的别名吧,不过我没有研究过。
又往东北流到巴郡江州县东边,强水、涪水、汉水、白水、宕渠水五水相汇合,南流注人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