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凡人之有喜怒也,有求得与不得。得则喜,不得则怒。喜则施恩而为福,怒则发怒而为祸。鬼神无喜怒,则虽常祭而不绝,久废而不修,其何祸福于人哉?
君王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侍奉天,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侍奉地,据人间侍奉父母的事例来类推,所以也就有了对天地的祭祀。祭祀山川以下诸神,用意在于报答它们的功劳。
据活人有功劳就获得奖赏的
理,鬼神有了功劳也应祭祀它们。山中涌
云雨来滋
万
,六方游神居
在六合之间,辅助天地的变化,君王尊重它们而祭祀它们,所以称为六宗。祭祀社稷神是为了报答它们生育万
的功劳。祭祀社神是报答它生育万
,祭祀谷神是报答它生育五谷。
行五祀,是报答门神、
神、井神、灶神、室中霤神的功劳,门、
是人们
的地方,井、灶是供人饮
的
所,中霤是
《礼记》说:“舜时把黄帝作为远祖来祭祀而以帝喾祭,把颛顼作为始祖来祭祀而以尧
祭;夏朝也把黄帝作为远祖来祭祀而以鲧
祭,把颛顼作为始祖来祭祀而以禹
祭;商朝把帝喾作为远祖来祭祀而以冥
祭,把契作为始祖来祭祀而以汤
祭;周朝把帝喾作为远祖来祭祀而以稷
祭,把文王作为始祖来祭祀而以武王
祭。在大坛上烧柴以祭天,在大折下埋祭品以祭地,祭天地都用纯赤
的小
作为牺牲。埋少牢在大昭下以祭四时;在坎坛禳祈以祭寒暑;在王
祭日:在夜明祭月,在幽…祭星,在雩…祭
旱,在四坎坛祭四方。山林、川谷、丘陵能生
云,产生风雨,
现怪
,都称为神。统治天下的帝王祭祀百神。诸侯拥有封地就举行祭祀,失去了他的封地就不祭祀。”这些都是法定的祭祀,是礼所规定的正常制度。
孔之畜狗死,使
赣埋之,曰:“吾闻之也,弊帷不弃,为埋
也;弊盖不弃,为埋狗也。丘也贫,无盖,于其封也,亦与之席,毋使其首陷焉。”延陵季
过徐,徐君好其剑。季
以当使于上国,未之许与。季
使还,徐君已死,季
解剑带其冢树。御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为乎?”季
曰:“前已心许之矣。可以徐君死故负吾心乎?”遂带剑于冢树而去。祀为报功者,其用意犹孔
之埋畜狗也。祭为不背先者,其恩犹季
之带剑于冢树也。圣人知其若此,祭犹斋戒畏敬,若有鬼神,修兴弗绝,若有祸福。重恩尊功,殷勤厚恩,未必有鬼而享之者。何以明之?以饮
祭地也。人将饮
,谦退,示当有所先。孔
曰:“虽疏
菜羹,瓜祭必斋如也。”《礼》曰“侍
于君,君使之祭,然后饮
之。”祭,犹礼之诸祀也。饮
亦可毋祭,礼之诸神,亦可毋祀也。祭祀之实一也,用
之费同也。知祭地无神,犹谓诸祀有鬼,不知类也。经传所载,贤者所纪,尚无鬼神,况不著篇籍,世间
祀非鬼之祭,信其有神为祸福矣?好
学仙者,绝谷不
,与人异
,
为清洁也。鬼神清洁于仙人,如何与人同
乎?论之以为人死无知,其
不能为鬼。假使有之,与人异
。异
则不肯
人之
,不肯
人之
,则无求于人。无求于人,则不能为人祸福矣。
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帝喾能序星辰以著众,尧能赏均刑法以义终,舜勤民事而野死,鲧勤洪而殛死,禹能修鲧之功,黄帝正名百
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契为司徒而民成,冥勤其官而
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
,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凡此功烈,施布于民,民赖其力,故祭报之。宗庙先祖,己之亲也,生时有养亲之
,死亡义不可背,故修祭祀,示如生存。推人事鬼神,缘生事死,人有赏功供养之
,故有报恩祀祖之义。
《礼记》说:天祭祀天地,诸侯祭祀山川,卿、大夫祭祀五祀,士及平民祭祀他们的祖先。对祖先、土地神及谷神的祭祀,是从天
一直到平民都要举行的。《尚书》说:“于是对上帝
行‘类’祭,又祭祀天地四方,祭祀山川,遍祭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