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贞观政要 > 论慎言语(2/2)

论慎言语(2/2)

帝王君临天下,一言九鼎。帝王言不慎,则会让臣迷惑,误解帝王的意思,影响施政。太宗忧心天下百姓,将百姓的利弊得失看是慎言语的标准。他认为:“万乘之主,不可言有所乖失。”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每次和各位公卿大臣谈到古代的治国之,必然要反复责备辩论。散骑常侍刘洎也上书发表见解,他说:“帝王和平民,圣哲和凡夫,一上一下,如有天壤之别,不可相提并论。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极其愚昧的人想要成为圣哲,极其卑下的人想要成为至尊之人,都是不可能的。陛下降下圣旨,大发慈悲,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但还是担心臣下不敢直言,更何况陛下要求臣下谈论天人之际,旁征博引,还要文辞华丽,这叫一般的凡夫俗如何应对呢?臣听说苍天把不说话看尊贵,圣人把不说话看德。老认为‘真正善辩的人像是言语迟钝一样’,庄认为‘大不须用文采修饰’。这都是不希望多说话的意思。所以齐桓公读书,扁私下议论,认为徒劳无用;汉武帝仰慕古风尊崇儒学,汲黯讥讽说这是外表施行仁义而内心望过多;这是不希望他们耗费神。而且多记事就会损伤心思,多说话就会损伤元气。在内损伤心思、元气,在外损伤形神,即使起初察觉不到,将来一定会受连累。应该为国家惜自己,岂能为兴趣损伤自己呢?如今天下升平,都是陛下心治理国家才实现的。想要它长久保持下去,不是靠雄辩能办到的;只能忘掉那些憎之情,谨慎行现实的取舍,每件事都要踏踏实实,一心为公,像贞观初年一样就行了。至于秦始皇善于辩,由于自傲而失去人心;魏文帝富有辩才,由于言语空而失去声望。这是才和雄辩带来的拖累,结局是非常清楚的。希望陛下少和别人争论,而要修养浩然正气;少看些古代书籍,而要恬淡轻松。自己像南山一样长寿,把国家治理得像东时代一样太平,那么天下就特别幸运,皇恩也就遍及天下了。”太宗亲笔,写诏书批复说:“不思考就不能统御臣;不说话就不能阐述自己的想法。近来和臣谈论过于频繁,恐怕因此产生轻视别人的骄傲态度:神、心思和元气,倒不怕劳累。如今听到你忠诚正直的言论,我一定虚心改正。”

害,更何况是作为万乘之主的君主呢?君主决不能讲不妥当的话来。这样的损害是极大的,君主岂能和普通人相比?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刚到甘泉的时候,那里秀丽的山泉石让他称心如意,但他却责怪没有萤火虫,便下令说:‘捕捉一些萤火虫到里来,以供晚上照明用。’于是,主上派几千人去捕捉,后来从各地送来五百车萤火虫到中。小事尚且如此,更何况大事?”魏徵回答说:“人君位居四海之尊的位,行为如果有所亏失,古人认为如同日和月那样,人人都能看见。陛下的确应该有所警戒啊。”

评析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