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敌人向来惧怕陆逊,于是迅即退回城内。诸葛瑾便带领船队出现在江边,陆逊从容地整顿队伍,虚张声势,缓步上船,敌军不敢进犯。军队行至白围,陆逊假说要住下打猎,却暗遣将军周峻、张梁等袭击江夏郡新市、安陆、石阳。石阳此时正是赶集热闹的时候,周峻等领兵突然杀到,人们都丢下货物纷纷逃进城去。城门被堵塞无法关闭,敌兵便砍杀自己的民众,然后城门才得以关上。吴军斩俘计千余人。那些被活捉的人,都得到保护,不准兵卒干扰侵辱。带家眷前来之人,派人前往照看料理。
如果失去妻子儿女的,就给他们衣服、粮食,优厚慰劳,打发他们回家,有的人因此受到感动倾慕而相携前来归附。邻境地区的人们也心向陆逊,魏国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少数民族首领梅颐等人,都率领党羽部下前来依附陆逊。陆逊拿出所有财物,周到地赡恤他们。又有魏国江夏太守逯式,兼领当地兵马,颇为吴国边境之患,但与魏国老将文聘的儿子文休一向不和。陆逊听说这一情况,即假装给逯式回信说:“得到您言辞恳切的来信,知道您与文休久结怨恨,势不两立,打算前来归附我国,我立即秘密将您的来信呈报给朝廷,并召集人马前来迎接您。您应当暗中迅速整装,再告知归附的准确时间。”吴军将信放在两国的境界上,逯式惶恐不安,于是亲自送妻子儿女返回洛阳。自此后逯式的部下再也不亲近依附他,因此被罢官免职。
嘉禾六年(237),中郎将周祗请求在鄱阳招募士卒,孙权将此事下询陆逊。陆逊考虑到该郡民众容易发动扰乱难于安分守己,不可前往招募,恐怕由此招致他们成为贼寇。而周祗坚持要求招募,郡民吴遽等人果然作乱杀死周祗,攻占了几个县城。豫章、庐陵的惯匪,一起响应吴遽为寇作乱。陆逊听说,当即前往征讨,将他们打败,吴遽等相继投降,陆逊从中挑选精兵八千余人,三郡由此平定。当时中书典校吕壹,窃据要职滥用权柄,擅自作威作福,陆逊与太常潘氵睿对此看法一致,都很忧虑,谈到此事以至流泪。后来孙权诛杀吕壹,并深深责备自己,自责言论见《孙权传》。其时谢渊、谢瞇等各自陈述当前应办事宜,打算改变一些政治措施,为国家兴办一些有益的事情,孙权将此事下交陆逊审定。陆逊建议:“国以民为本,强盛取决于民力,财货也出自民众。民富而国弱,民贫而国强,这种事从古未有。故此治理国家者,得到民心则国家得治,失去民心则国家有乱。如果不让人民得到利益,而想让他们竭力效劳,实在难于做到。是以《诗经》有言慨叹‘便益人民,上天赐福’。请求陛下广施圣恩,安抚赈济百姓,数年之间,国家财力小有丰裕,然后再考虑其他事情。”
赤乌七年(224),陆逊接替顾雍担任丞相,孙权的诏书说:“我以无德之人,承应天命,登上大位,天下尚未统一,奸乱之徒充塞道路,我朝夕忧恐,顾不上休息。惟您天资聪颖,美德显著,担任上将重职,辅佐朝廷除乱。有盖世之功者,就应受到广大的荣耀,兼具文武才干的人,定要担当社稷重任。过去伊尹使商汤兴隆,吕尚辅佐西周,如今朝廷内外大事,实由您一人肩负。今以您为丞相,遣使持节太常傅常授予您印章绶带。您自当发扬光大高尚的美德,建树美好的功业,恭服遵从王命,安抚平定四方。呜呼!总管三公职事,训导群臣百官,能不严肃认真吗?您自勉努力吧!您原来担任的荆州牧、右都护兼武昌留守等职仍旧。”原先,太子与鲁王两宫并立,朝廷内外的官员职守,大多派遣子弟担任侍臣。全琮将这种情况报知陆逊,陆逊认为这些子弟如果有才干,不愁不能得到任用,但不能私自托请为官邀利取荣;如果不行,给他们功名职位最终只会招惹祸患。况且听说两宫势均力敌,这些子弟必会各为彼此结成帮派。这是古人最为忌讳之事。
全琮的儿子全寄,果然奉承依附鲁王,轻率地与鲁王结成紧密的交情。陆逊写信给全琮说:“您不效法金石单,而庇护您的儿子阿寄,最终会给您的家族招来祸患。”全琮不仅不接受陆逊规劝,反而与陆逊结下怨隙。等到太子孙和有在位不稳的议论后,陆逊上疏陈述说:“太子为皇位正统继承人,地位应稳如磐石,鲁王为藩臣,应当在荣宠赐赏和地位上与太子有所差别,这样他们各得其所,上下才能得到安宁。为臣谨向陛下叩首流血,陈述己见。”他上书多次,并请求前至京城,想亲口与孙权阐明嫡庶之分,以纠正得失。孙权并不听从他的意见,而且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姚信,都因为亲附太子,无辜地遭到流放。太子太傅吾粲因多次与陆逊有书往来而获罪,被关进监狱致死。孙权多次派遣宫中使者前往责备陆逊,陆逊悲愤痛恨而死,时年六十三岁,死时家无余财。当初,暨艳大造建造府第的舆论,陆逊规劝告诫他,认为必定会由此招祸。陆逊又对诸葛恪说:“在我之前的人,我一定事奉他与我一道升迁;在我之后的人,我则帮助扶持他。现在看您气势侵凌上级,心里蔑视下属,这并非能巩固自己德行的基础。”又有广陵人杨竺,年轻时就博得较大的名声,而陆逊认为他最终会惹祸败亡,便劝杨竺的哥哥杨穆与杨竺分开生活另立门户。他的先见之明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