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的话,看看门的转轴下,一定有白头发。”这种活动到秋天才告结束。
汉哀帝建平年间(公元前6年——前3年),豫章郡有个男人变成了女人,嫁给人家作媳妇,生了一个孩子。长安人陈凤说:“男人变成女人,将要失去传宗接代的继承人,这是自己保存自己的象征。”另一种说法是:“嫁给人家当媳妇,生了一个孩子,这暗示着将再过一代才断绝世系。”所以后来汉哀帝逝世,汉平帝身故,页王莽篡夺了帝位。
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二月,朔方郡广牧县女子赵春病死了,已经入棺,过了七天,却在棺材外出现了。她自己说见到了死去的公公,对她说:”年纪才二十七岁,你不应该死。”朔方太守谭把这件事向上作了汇报。有人解说道:“极盛的阴气转变为阳气,地位低下的人占居上位,那怪异的事情就是死而复生。”那以后就有王莽篡夺皇位的事。
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六月,长安有个女人生儿子。两个头两个脖子,面孔互相对着,四条手臂共同长在一个胸膛上,都向前,臀部长着眼睛,长二寸左右。京房《易传》说:”“做事乖违感到孤立,看见猪背上涂满泥土。’那反常的现象是人长两个头。臣民互相排斥善良,那反常现象与此相同。人或马、牛、羊、鸡、狗、猪等六畜的头和眼睛长在下面,这叫做没有上面,它预示政权将会变动。那反常的现象出现,是为了谴责君主丧失了正道,这些反常现象分别象征君主相应的失误。两个脖子,象征臣下不一致;手多,象征被任用的人邪恶,脚少,象征臣下不能胜任官职,或君主没有任用下面的人。凡是下部的器官长在上部,象征不恭敬;上部的器官长在下部,象征轻慢亵狎:主出不是同类的东西,象征淫乱;人生下来就长大,象征皇上迅速成功;生下来就会说话,象征皇上喜欢虚言。各种反常现象可依此推论出君主的事情。如果君主还不改正错误,就会酿成灾祸了。”
汉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代郡高柳的乌鸦生下一只小乌鸦,三只脚,象鸡一样大,毛色赤红,头上有角,长一寸多。
汉桓帝即位,有条大蛇出现在德阳殿上。洛阳市令淳于翼说:“蛇身上有鳞片,这是铠甲兵器的象征。出现于皇官内,是将有皇后亲人当大官的遭受军队诛杀的象征。”因此他就丢下市令的官职逃跑了。到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汉桓帝诛灭了梁皇后哥哥大将军梁冀,逮捕惩治他的家属,在京城中动用了兵力。
汉桓帝建和三年(公元149年)秋季七月,北地郡廉县落下肉雨,这些肉象羊的肋条肉。有的象手板一样大。这时候梁太后执政,梁冀独擅大权,擅自诛杀太尉李固、杜乔,天下的人都认为他们是冤屈的。在那以后,梁家就被诛灭了。
汉桓帝元嘉年间(公元151年——153年),京城的妇女流行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愁眉,就是把眉毛画得细而且曲折。啼妆,就是眼睛下的粉擦得薄一些,好象哭过了一样。堕马髻,就是把发髻梳在一边。折腰步,就是走路的时候做出双脚承受不了下身的样子。龋齿笑,就是笑的时候好象牙齿痛,虽然内心很高兴,也不尽情地放声大笑。这些做法源自大将军梁翼的妻子孙寿,京城中的妇女都统一如此,连各个封国的妇女也都仿效这些做法。上天的禁戒这样说:“兵马将去收捕,所以妇女忧虑发愁,皱着眉头啼哭,官兵来牵掣强夺,将折断她们的腰关节,使她们的发髻倾斜;她们即使强颜欢笑,已不再有什么意趣了。”到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梁冀整个宗族都被诛灭了。
汉桓帝延熹五年(公元162年),临沅县有条牛生了一只鸡,两个头四只脚。
汉灵帝多次在西花园中游戏,他叫后宫的下等宫女扮作旅馆的主人,他自己身穿市场上出售的旧衣服,来到这旅馆里,让这些宫女端出酒菜,使与她们一起吃喝,把这当作娱乐。这是天子快要失去皇位、下降到奴仆地位的谣言。从那以后天下就大乱了。古书上有记载说:“炎汉的灾难(汉朝为火德,于色为赤。所以汉朝的厄运称为“赤厄”)在三七。”所谓三七,就是说经过二百一十年,会有外戚的篡权,以及红眉毛的妖孽。篡权的乱臣贼子国统短暂,最多维持十八年,就会有贤君刘秀,复兴祖宗的事业。又经过二百一十年,又会有黄头的妖孽,天下就大乱了。从汉高祖建立帝业,到汉平帝末年,经历了二百一十年而有王莽篡权,这是凭借了皇后之亲。过了十八年而山东强盗樊崇、刁子都等起兵,用丹砂涂在他们的眉毛里,所以夭下都把他们叫做“赤眉”在这个时候光武帝起来复兴汉朝的国绕,他的名字叫秀。到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而张角起兵,他把军队分设为三十六方,徒党几十万,都戴黄色的头巾,所以天下称为“黄巾贼”,传到今天的道教服装便是从这时兴起来的。张角等人开始在邺县起兵,后来到真定会师,欺骗迷惑百姓说:”青天已经死去,黄天就要建立,那一年是甲子年,天下大吉。”从邺县起兵,象征天下的基业重新开始。到真定会师的时候,百姓都向他们下跪行礼,投奔他们,信奉他们的教义,荆州、扬州的老百姓特别厉害,竟至于抛弃了家产,奔波在路上,死的人数不清。张角等开头在二月起兵,那年冬天十二月便全部被摧毁了。从光武帝中兴,到黄巾军起兵,还不满二百一十年,而天下大乱,汉朝的国统废止,这实在是应验了“三七”的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