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虱害:是礼制,音乐;是《诗经》《尚书》;是修养、仁慈,是孝顺长辈,尊重兄长;是诚实有信用,是正直廉洁;是仁
、
义;是反对战争,是以参加作战为耻。国家有这十几
有害的东西,君主就没有办法让民众从事农耕作战,国家一定会贫穷直到被削弱。如果这十几
思想的信奉者成群结队,这就叫君主的统治不能超过他的臣下,官府对民众的治理不能超过他的民众,这就叫
六
虱
似的危害压过了国家的政策法令。这十几
思想如果有
基,国家一定会被削弱。因此,兴盛的国家不用这十几
思想统治国家,所以国家的实力雄厚,天下各诸侯国没有能
侵它的。军队如果
战,就一定能夺取土地;夺取了土地,就一定能占有它;如果
兵不动,就一定能富足。朝廷的大小官吏,被人轻视也不会受毁谤,受到别人的重视也不会被人诋毁遭到损害,只要事业有成效建立功勋就能获得官职和爵位,虽然有诡辩的
才,也不能因为这一
而排在别人的前面,这就叫用法度来治理。凭自己的实力去攻打别的国家,
一分力会获得十倍的收获;凭空谈去攻击别的国家,
十分力会丧失百倍的代价。国家喜
实力,这就叫用别人难以得到的东西
攻别的国家;国家喜
空谈,这就叫用容易得到的东西去攻击别的国家。
鼓励勇敢作战。用官职、爵位增加智慧和计谋,用官职鼓励民众勇敢作战,这样的国家一定无敌于天下。国家据战功授给爵位,那么政务就会简明,空谈就会少,这就叫用政务除去政务,用空谈去掉空谈。国家
照像六
虱
似的东西授给官职、赐给爵位,那么政务就会繁多,空谈就会产生,这就叫用政务招来政务,用空谈招致空谈。那么君主就会被空谈之士所迷惑,官府被政治上的邪恶风气搞
,
邪的大臣便得志了,有功于国的人一天一天被排挤
去,这就是治理国家中所犯的错误。君主墨守儒家宣传的各
思想就会混
,
守让民众专一从事农耕和作战这一思想来治理国家,国家就会治理好。法度已经确定,而国君喜
任用像六
虱
一样对国家有危害的人,国家就会灭亡。民众都选择务农,国家就会富裕。像六
虱
似的危害的东西不再使用,那么士兵、民众都会争相鼓励而愿被君主使用,国境内的民众都争着以从事农耕作战为荣,不认为这样
耻辱了,这是最好的方面。差一
的情况是,民众被奖赏所鼓励,被刑罚所阻止。再差一
的情况是,民众讨厌为君主去从事农战,他们为此担心,以从事农战为耻辱,他们注重修饰自己的外表而凭这个四
游说,认为为了拿君主的俸禄与君主
往就耻辱,用这
方法躲避农耕作战;同外国势力
往,为自己准备后退之路,如果这样,国家就危险了;有人宁肯挨饿受冻甚至死亡,也不愿意为了利禄的原因去作战,这是亡国的风气呀。
加重刑罚,减少奖赏,这是君主护民众,民众就会拼命争夺奖赏。增加奖赏,减轻刑罚,这是君主不
护民众,民众就不会为奖赏而拼死奋斗。爵位利禄
自一个途径,那么国家就会无敌于天下;爵位利禄
自两个途径,那么国家只能得到一半的好
;爵位利禄
自多个途径,那么国家的安全就难保了。加重刑罚,能严明重要的法度;法度不严明,是因为有六
像虱
一样的东西作怪。信奉像六
虱
似的有危害的思想的人成群,那么民众就不会愿意被君主役使。因此,兴盛的国家刑罚实行了,那么民众就会与君主亲近,奖赏实行了,民众就能被君主所利用。实行刑罚,对那些犯轻罪的人使用重刑,犯重罪的人使用轻刑(诸多学者认为此句当为衍文,与此篇文字多有类似的《韩非
-饬令》中就无“轻其重者”几个字——录者注),那么犯轻罪的事就不会再发生,犯重罪的事也不会有,这就叫用刑罚去掉刑罚,刑罚去掉了国家的事情也能办成;对犯有重罪的人使用轻刑,刑罚虽然使用了,而事情也没办成,这就叫用刑罚招致更大的刑罚,那么国家的实力就会被削弱。
圣明的君主懂得事的关键,所以他治理民众能掌握最关键的东西。如果掌握奖赏和刑罚用专一从事农耕和作战来培养仁德,这一定是他政治思想的继续。圣明的君主在统治民众时,一定能得到他们的真心拥
,所以,能在农战中用他们的力量。实力能产生
大,
大能产生威力,威力能产生恩德,恩德又产生于实力。只有圣明的君主才能拥有实力,所以他在天下能继承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