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过去昊英氏统治的时代,让民众砍树捕杀野兽,那是因为当时民众少而树、野兽多。黄帝治理天下时不让人们捕杀幼小的野兽,不让人们吃鸟,官吏没有供自己使唤的
仆,死了不能用棺材埋葬。昊英、黄帝
的事不一样,却都称王于天下,这是因为时代不同了。神农治理天下时,男人耕
而使人有饭吃,女人织布让我们有衣裳穿;不使用刑法和政令而天下安定,不用军队就能称王天下。神农死了,人们开始以
凌弱,靠人多势重欺压人数少的氏族,因此黄帝制定了关于君臣和上下级之间的
德准则,父、
,兄弟间的礼仪,夫妻之间的婚
原则,对内使用刑罚,对外用军队征伐,同样是因为时代变了。由此看来神农并不是比黄帝
明,可是他的名声却很
,这是因为他顺应了时代变化。因此用战争消灭战争,虽然
行战争也是可以的;用杀人消除杀人,虽然杀了人也是可以的;用刑罚消灭刑罚,虽然加重刑事罚也是可以的。
过去能控制天下的人一定是首先制服他的民众的人。能够战胜敌的人也一定是首先制服他的民众的人。因此制服民众的
本在于控制民众,就像冶炼工人对黄金冶炼的控制,制陶工人对泥土的使用一样,这个
本不
固那民众就像飞鸟和野兽,有谁能控制他们呢?治理民众的
本方式是实行法治。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就是用法律来遏制民众,而名声和土地就都增加了。
一般来说,战争是民众讨厌的东西,能让民众喜去打仗的君主就称王天下。
大国家的民众,父亲送他的儿
去当兵,哥哥送他的弟弟去当兵,妻
送她的丈夫去当兵,他们都说:‘不能得到敌人的首级不要回来!’又说:‘不遵守法律,违抗了命令,你死,我也得死,乡里会治我们的罪,军队中又没有地方逃,就是跑回家,我们要搬迁也没有地方可去。’军队的
理办法是将五个人编成一伍,实行连坐,用标记来区分他们,用军令来束缚他们。逃走了也没有地方居住,失败了没有办法生存。所以三军的将士听众军令就像
一样,就是战死也不掉转脚跟向后退。”
国家或者是治
国家治理混,不是因为它的法度混
,也不是因为法度被废弃不用。国家都有法律,但却没有让法律一定实行的办法。国家虽有禁止邪恶犯罪,对盗贼
以刑法的法令,但却没有使邪恶、盗贼一定能捕获的办法。作邪恶之事、偷盗的人要
死刑,可是犯
、偷盗的现象却不断发生,这是由于
了坏事不一定能被抓住。就是一定能抓住却仍有邪恶、偷盗的事发生,这是因为刑法轻的原因。刑法轻,不能成功地
治犯罪;假如能捕获,受刑罚
治的人就多。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只
罚不守法的人,不奖赏善良而守法的民众,因此,不用刑罚民众也善良守法。是因为刑罚重了。刑罚重,民众不敢
犯刑法,因此也就没有刑罚;民众没有谁敢
不该
的事,这时全国的民众都守法。因此,不奖赏守法的良善人而民众都善良。不可以奖赏善良的人,就像不能奖赏盗贼一样。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能使像跖一样的人变得诚实可信,而何况像伯夷这样的人了?不会治理国家的人,即使是像伯夷一样的
洁之士也可疑,更何况跖了?假如形势使人不能
坏事,即使是跖一样的人也可以信赖;假如形势能让人
坏事,即使是伯夷一样的
洁的人也可疑。
君主的名声尊贵,拥有广阔的土地,最后达到称王天下,什么缘故呢?名望低微,土地面积减少,甚至最后灭亡,又是什么原因呢?是因战败了。没有打胜仗而不称王天下,没有打败仗而不灭亡的国家,这是古今也未曾有过的事。民众作战勇敢,打仗就会获胜,反之则会失败。能让民众专心作战的君主,民众打仗就勇敢;不能使民众专心作战的君主,民众打仗就不勇敢。圣明的君主看见称王天下的功业只能在战功中获得,所以要求全国的民众当兵。走一个国家,观察这个国家的治理方法,军队被充分运用国家就
大。凭什么知
民众被君主使用了呢?那就是民众看见打仗,就像饥饿的狼看见了
一样,那么民众就被使用了。
必信之,又有使天下不得不信之法。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
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非其义也,饿不苟
,死不苟生。此乃有法之常也。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